天水訊(記者李天倫)伏羲文化是我省極力打造的六大精品特色文化之一,也被國家列為“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對象。近年來,天水歷屆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伏羲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傳工作,大力弘揚伏羲文化。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水作為“羲皇故里”,已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所認可,伏羲文化的研究隊伍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壯大,伏羲文化的研究、開發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路,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天水已逐步成為全國伏羲文化研究的中心。
天水是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伏羲的誕生地,為了持續、系統地研究伏羲文化,使這項工作經常化,天水市于1995年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會”;1999年又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中心”;從1995年起,天水市積極爭取成立全國性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在國家民政部、中國文聯和甘肅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數百名學者、專家、作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密切關注下,經過8年的努力,民政部于2002年6月27日批準成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在北京正式掛牌。國家部委領導及全國著名專家、學者等47人擔任名譽會長和顧問。這一全國性研究機構的成立,確立了天水市在伏羲文化研究領域的中心地位,對充分利用天水歷史文化資源,有組織、有步驟、全面系統地研究和開發伏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天水舉辦了4次全國性的伏羲歷史文化研討會和座談會,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伏羲文化的書籍,初步形成了伏羲文化研究的學術格局。
與此同時,伴隨著伏羲文化研究從地域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天水也逐步成為海內外研究伏羲文化的基地和中心,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文化精神的寄托、尋根祭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