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天水>>正文 |
中秋節 我們怎么過? |
(2005-9-16 11:08:47)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王紅梅 打印本頁 |
|
|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和春節一樣被大家看重,那是因為是家人大團圓的日子。千年前蘇東坡曾經唱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個人都希望在這特殊的日子里過得更加充實。今年的中秋月圓之夜,你打算怎樣度過? 游子歸鄉 親情濃濃 李小麗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對于中秋節的理解是這不僅僅是傳統的節日,還是為家人提供了更多團聚的機會。 在讀高中時,老師曾要求每人闡述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時候,她的目標是做一名成功的職業女性。可是,在職場中拼搏了近一年后,有溫馨的家、喜歡的工作,不知不覺間,她的目標在心中已悄悄地做了調整。 小麗說,大學四年基本上是在西安度過的,雖然每年有兩個假期,可都用來打工和旅游了。現在工作的地點又在市區,平時鮮有機會回到武山那個小山村去看望父母。 小麗在中秋節是回家陪父母還是應男友之約去西安的天平中搖擺許久,最終決定回老家陪父母。團圓的節日里,想來也知道日漸年邁的父母是如何牽掛在外的兒女的。 闔家團聚 享天倫之樂 家住東團莊的馮大媽算是個開明的老人,丈夫早逝,雖然有四個兒女,可老太太和誰也不愿住在一起,她說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也不想做個討人嫌的老太婆。問到老人,平時會不會太寂寞。老太太卻一語驚人道:“我忙著呢!每天早晨起來爬趟南郭寺,練太極劍,然后去市場轉轉買點菜。下午我還要學書法,哪有時間寂寞呀!” 平時雖然不和兒女一起住,可每到逢年過節,老太太還是會將兒女召集在身邊,這不,雖然離過節還有幾天時間,可馮大媽已經開始燕子筑巢般地從超市往家一趟趟置辦起節日物品了。馮大媽說,節日就要和家人一起過才有氣氛。 想家的時候最傷感 小兵是四年前從甘谷的一個偏遠小村莊來到秦州區的。當記者問他姓名時,他說,就叫我小兵吧。高中畢業的他不想在小山村里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在四年前的一個秋季,同時懷揣著家中賣了蘋果的200元錢和自己的夢想來到了市區。 經過幾年的打拼,小兵還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目前他雖然在一家火鍋店里打工,可他說自己遲早要離開的。 當問道他中秋節怎么過時,他撇撇嘴說,在飯店里還能怎么過,和平時一樣唄。問他想不想家人時,小兵沒有回答,可傷感的表情已然顯現在他的臉上。 團圓就是幸福 唐彩英是機關工作人員,今年女兒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著實讓她興奮了一夏。幾天前剛剛送女兒去了大學,可回到家后,家里少了女兒嘰嘰喳喳的聲音和沒有了平時照顧女兒的忙碌,她一下覺得沒著沒落的。唐大姐說,沒有女兒在身邊,中秋節的月也就不圓了,連做飯的心思沒有,晚上到外面隨便吃一點算了。 節日帶來了商機 “蘋果一塊五一斤,香蕉兩塊錢一斤。你看這皮只是硬傷……”在楊雪不大的水果攤前,她正忙碌地招呼著生意。 兩年前下崗的她無奈之下,靠親友的幫助,在綠色市場撐起了一個水果攤,生意好的時候會忙到晚上10點多鐘。任何付出都會獲得同等的回報,在楊雪的精心經營下,她的水果攤生意一直不錯。至于中秋節,她說過不過都一樣,更何況過節的時候,生意會更好一些,會比平時忙很多。正在說話間,她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放學來到攤前,看到有人挑選水果,乖巧地為顧客撐起了塑料袋。楊雪摸了摸兒子的腦袋說:“我再辛苦也覺得沒啥,就盼著兒子將來有出息。”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