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丙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
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上的致辭
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李 膺
(2006年5月19日)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在初夏生機盎然的鵬城隆重舉辦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之際,我們在這里召開2006(丙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甘肅省人民政府對大家前來參加新聞發布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為人類早期社會擺脫蒙昧進入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開創了中華文明的先河,奠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繁榮昌盛的根基,千載傳承,受到了華夏子孫和世界華人的共同敬仰。甘肅作為“羲皇故里”,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負有重要責任。甘肅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伏羲文化的研究、開發和建設,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成立了由省四大家領導參與的甘肅省中華伏羲文化開發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相關的工作機構。為了進一步光大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吸引海內外華人到甘肅尋根祭祖、旅游觀光、投資興業。在天水市人民政府連續舉辦十七屆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基礎上,2005年開始,甘肅省將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提升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每年主辦,并形成定制。
甘肅省位于中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總人口為2600多萬人,面積45萬平方公里。全省設14 個市、州,86個縣(市、區)。有漢、回、滿、東鄉等45個民族。甘肅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和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甘肅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異彩紛呈,呈現出地域性和世界性并存,民族性和本土性并存,歷史性和時代性并存的特征。在史前文明方面,我們有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場文化。在地域文化方面,我們有絲路文化、隴右文化、西涼文化、西夏文化、藏蕃文化。在宗教文化方面,我們有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在石窟文化方面,我們更是在全國獨一無二,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全國的四大石窟我們就有兩家。其中伏羲文化是甘肅文化的一個品牌,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聯系中華兒女的文化紐帶,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創新、奉獻、和諧的基本特征,已成為中華民族最為可貴的民族品質。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民族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舉辦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對于建設文化中國,和諧中國,對于增進中華民族的親和力,團結世界華人,促進祖國統一,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6(丙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于7月3日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舉行,同時舉辦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重點活動有:公祭伏羲大典;隴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演)、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2006年工作會議暨全國百名畫家采風活動等文化活動;召開甘肅省學術年會;舉辦中國四大石窟“羲皇故里”旅游推介會、“絲綢之路”區域旅游經濟合作發展論壇等旅游活動;還有旅游商品展、項目洽談、技術開發等商貿活動。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優秀旅游城市,風景優美,物產富饒,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交通便利,隴海鐵路橫貫全境, 310、316國道連接東西,是溝通陜西、四川、寧夏、甘肅四省區的交通樞紐,文化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是一個旅游觀光,投資興業的好地方。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請來了港、澳、臺及沿海地區、部分省、市、區新聞界的朋友,希望你們關注甘肅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宣傳甘肅,多宣傳天水,讓海內外廣大華人更多的了解甘肅,了解天水。歡迎大家在公祭伏羲大典期間來甘肅采風、做客、旅游觀光、投資興業。我相信,在各位新聞界朋友的大力宣傳關注下,2006(丙戌)年甘肅省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一定能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