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會經濟這樣走來系列報道之城市品牌篇(一)
節會增強城市競爭力
近幾年,我市的伏羲文化旅游節在國內外連獲桂冠,這些激動人心的消息無疑給伏羲文化旅游節以更高更強的信心和勇氣。因為節會品牌的形成無疑提升了我市的城市競爭力,以及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雖然節會的舉辦并非是推動我市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惟一動力,但可以肯定地說,因為有了節會,我市的社會經濟取得了更高更快的發展。
揚起城市前進風帆
借助舉辦節會,全社會在相當一段時間里莫不以節會的成功舉辦為工作重心,也因為萬眾一心地積極工作,城市的發展速度莫不因此而加快,也因此城市的競爭力與日俱增。2000年金秋時分的節會對于我市的公交公司而言,可以說是上臺階大發展的正式開始,借助節會,公交公司籌資500多萬元購進的26臺豪華空調大巴車在秦州與麥積高速公路線上運行時,老百姓明顯感覺到了節會給予自己出行的舒適與便利,同時引起了省內同行的高度關注。
獨特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在節會中有著無窮魅力和資本,廣闊的市場空間在一次次展現中得到了驗證與肯定。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僅2000年節會上,5000平方米的兩個展館內就展出文化藝術旅游商品52200余件,旅游商品交易達1.89億元,借助“東方微笑”的迷人笑容,外地客商從更深更廣的角度了解并熟悉了天水。同時招商引資力度的逐年加大,不斷夯實的旅游業基礎,城市品位和市場競爭力的大大加強,為我市的發展增添了后勁。
印證城市競爭實力
節會在創造財富和提升價值的同時,對一個城市的整體競爭力是有著深遠影響和作用的。一個個依托節會成功簽約的項目在我市落地生根的事例就足以證明:失卻了城市優勢和競爭實力的基礎,項目簽約、工廠建成將是一句話。在2000年節會中簽約,如今已茁壯成長的天水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已成為知名品牌入駐我市的成功典范;2001年節會上成功簽約的長城果汁飲料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引領我市經濟發展的“10強50戶”企業之一;七里墩建材市場、華天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等,一個個項目在節會上簽約并健康運行。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優惠的政策環境更是使得兩個工業園區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就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并以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著更多的商家入駐。
“注意力”與日俱增
隨著伏羲公祭由市祭升格為省祭,節會也伴著伏羲祭祀的升級上檔次上規模,四海賓朋的云集在提升和宣傳節會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吸引著更多的“注意力”。
2003年受邀參加節會的美籍華人代表、美國加州洛杉磯維希爾貿易投資公司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說:“天水的變化令人驚喜,天水人謀求發展的積極姿態和城市中所蘊含著的無限商機,給予了我投資的信心和勇氣。”臺灣力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同年的節會上,不但對我市的投資環境大加贊譽,而且再次投下了2000萬元用于擴大生產。2004年的節會上,27個省、市、自治區的116位城市市長、政府秘書長、建設局長、規劃局長和400多位專家以及6000多位嘉賓齊聚我市,使外界對我市的關注度再上臺階。
天水揚名海內外
節會是注意力經濟,如同侯鳥般一年一度聚攏的眾多國內外新聞媒體,無疑對提升我市城市競爭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2005年節會期間,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香港鳳凰衛視、澳門蓮花衛視、香港《大公報》、《光明日報》等50多家新聞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又一次踏進天河熱土,聚焦名城天水,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宣傳報道節會。我市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日新月異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成就,通過這一主流快捷的渠道,迅速傳遍全國乃至全球。外界正是通過這樣的視角和渠道了解了我市不斷優化的投資環境和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