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圖)
------北京市地理學會 北京市地理教學研究會 共同舉辦西北考察活動

為了配合北京市的廣大地理教師的繼續教育的工作,使廣大地理教師在暑期不但能夠實地考察西北地區的地形、氣候、地質、歷史與地理的狀況,而且能夠鍛煉體魄、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7月17日北京市地理學會與北京市地理教學研究會舉辦西北考察活動。90余位來自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的地理教師參加了這次活動。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東連祖國內地華中、華東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歐亞大陸橋。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漫長的滄桑演變,塑造了天水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7月18日,上午考察了玉泉觀以及祭祀位居三皇之首的中國人文始祖伏羲的伏羲廟,下午參觀因形似麥垛而聞名遐爾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天水麥積山石窟,19日,游覽了有西北小黃山之稱的—石門山。后赴“隴上桂林”仙人洞。品嘗了有西北特色的佳肴。
20日赴道教圣地平涼, 考察了有“西來第一名山”之稱的崆峒山,欣賞中臺、塔院、上天梯、隍城、雷聲峰、棋盤嶺、鷂子翻身等名勝古跡。
21日參觀了中國十大石窟之一須眉山石窟,考察了那里的地層與地貌以及須眉山石窟。
22日赴銀川考察,銀川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在歷史上曾經是戎狄族、匈奴族游牧的地方。秦時屬于北地郡北境,直至公元五世紀的夏國時,在今日銀川市東約8公里的地方興建了"飲漢城",這里曾是赫連勃勃大夏政權的王家園林,名曰:麗子園,是一座游樂城市。銀川始建于公元678年(唐高宗儀鳳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此建國稱帝,史稱"西夏國",銀川為國都,時稱興慶府。悠久的歷史給銀川留下了豐富的區域文化景觀和人文資源,其中尤以西夏王陵和遠古時期刻鑿的賀蘭山巖畫為國內外學者所矚目。塞上江南自然風光、回族穆斯林風情和西夏文化構成了銀川以“西夏古都、塞上風情”的畫卷 。22日考察了令世界各國科學家頗為贊嘆的世界聞名的治沙工程--沙坡頭。參觀了麥草方格沙障,縱覽了騰格里沙漠,體驗了滑沙,騎駱駝等沙漠情懷。寧夏的美不是繁華渲溢的富饒,而是在于考察者用心體驗到的歷史沉淀。寧夏銀川附近的景點較為集中,在沙坡頭老師們體驗到黃河漂流的刺激,從北岸乘羊皮筏渡過較為平靜的北側河汊至白馬拉韁。
23日上午參觀了回族風情游覽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的沙湖旅游區, 著名作家張賢亮創辦的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由于拍攝《紅高粱》等影片,使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下午考察隊參觀了《紅高梁》《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黃河絕戀》等眾多著名獲獎影視片拍攝基地。華夏西部影視城。位于銀川市城區西35公里處的賀蘭山東麓,方圓50平方公里的西夏陵,是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俗稱“昊王墳”。這里布列著9座帝王陵墓和207座宗室、王公大臣的陪葬墓。其規模與河南鞏縣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當,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老師們感受古老王朝西夏國的興旺與衰敗,參觀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

許多老師都有很大的收獲。他們的收獲體現在:
看———在考察前事先瀏覽一下旅游景點的人文地理、歷史變遷、風土人情等方面的資料,這叫考察前的知識準備。有了這個準備,就不至于茫然,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考察出重點、考察出質量來。
照———是把景點中最美、最有特色的地方拍攝下來。應該說,地方旅游主要是突出景而不是人,貴在有地理、歷史的特點。簡單地說,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景致,如寫有景名的門、牌、樓等。

品———就是要舍得品嘗那些著名的小吃。品嘗小吃是豐富旅游收獲的重要環節,如果你去了天水而沒嘗一嘗當地的“天水呱呱”,到了銀川又不去吃一吃“手抓羊肉”,這都將會留下莫大的遺憾。

記———就是寫旅游日記,把旅游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下來。看見什么或是想到什么,只要是自己認為重要的都可以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