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追趕戰略 實現跨越發展
——訪清水縣委書記雷鳴

圖中左為清水縣委書記雷鳴(配圖:天水在線)
在市第五次黨代會召開之際,清水縣在今后的發展中有哪些打算和目標呢?12月24日,記者采訪了清水縣委書記雷鳴。
雷鳴說,市第四次黨代會以來,清水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以酒飲、建材、礦產資源開發、農副產品和畜產品加工為主的新的地方工業體系初步形成;以商貿流通、旅游業、房地產業、服務業等為主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同時,以清社公路路基建設為龍頭的基礎條件不斷改善;以梯田建設、人飲水窖、堤防建設為主的水利工程建設全面實施;以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為主的林業生態建設成效明顯;以縣城建設為主體,紅堡、白駝、草川、遠門等為輻射的10個重點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有效地改善了農業和農村的生產、生活及生態條件,積蓄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2005年全縣綜合指標增幅在全市排名比上年躍升了兩個位次,取得了實施追趕戰略和跨越式發展的重大突破。
“過去的幾年,特別是2005年以來,清水縣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做了新的嘗試,走出了四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雷鳴說,首先,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實施退耕還林25.18萬畝,涌現出白沙鄉萬畝退耕還林、秦亭鎮萬畝核桃、金集鎮萬畝高酸度蘋果等亮點工程,走出了結構調整和生態建設雙贏的新路子。其次,抓住“發展項目”的戰略部署,使得全縣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2005年全縣項目和招商引資均首次突破了億元大關,走出了依靠項目和招商引資拉動經濟社會提速發展的新路子。第三,抓住工業強縣戰略的實施,完成了以培育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1戶、500萬元以上企業5戶、100萬元以上企業10戶為目標的“1510”工程建設,構建了新的地方工業體系,走出了依托農業辦工業、依托項目辦工業的新路子。第四,抓住縣城建設這個主體,完成以牛頭河改道為主體的縣城防洪綜合治理工程,擴大縣城面積960畝,凈增土地開發效益7000萬元,使縣城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中心城鎮功能明顯增強。
談到“十一五”期間清水縣經濟發展的趕超目標時,雷鳴說,“十一五”期間,清水縣經濟發展的奮斗目標是積極實施追趕戰略和跨越式發展,力爭實現“兩個高于”和“兩個確保”。即: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十五”期間平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確保人均GDP達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確保經濟總量在全省保持位次前移。到“十一五”末,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6億元,財政收入達到4300萬元,力爭突破500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7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70元和8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