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火車站圓滿完成春運工作
累計發送旅客27.31萬人次
【本報訊】3月14日,為期40天的2007年春運落下帷幕。天水火車站圓滿完成了春運任務,累計發送旅客27.3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45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打造了“安全、高效、便捷”的春運品牌。
今年春運自2月3日起共計40天,火車站客流特點與往年有所不同,節前為務工返鄉客流,節后以返校學生和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烏魯木齊等方向務工客流為主。針對今年學生流、民工流、探親流三流交匯重疊,量大集中的特點,加上從今年開始春運票價不再上浮,吸引了更多的客流。火車站及早行動,周密部署,提前一個月組織客運營銷人員深入天水、隴南兩市及周邊縣區30多家廠礦、學校和勞務主管部門進行客流調查。根據預測的客流動態和運輸能力,及時向蘭州鐵路局申請,在節后加開了3輛臨時旅客列車,恢復開行天水—蘭州“子彈頭”列車。編印了《天水站春運組織方案》,工作人員人手一冊,對人員分工、任務劃分、值班時間、崗位職責、工作紀律等進行細致的安排。火車站機關干部和執勤工作人員分組分段,劃分區域,全面覆蓋,全程組織旅客購票、候車和乘降,確保了春運組織秩序井然,使旅客走得了、走得好、無漏乘、無傷亡、無投訴。
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旅客春運“購票難”的問題。春運伊始,該站就開展了“送票到校園”活動,深入大專院校,上門為寒假離校學生辦理購票和行包托運業務。并在車站西平臺搭建了200平方米的應急售票棚,使售票廳面積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近600平方米,在站前臨時售票棚內設置“S”型排隊隔離防護欄,確保旅客安全;設置了9個候車通道和1個應急進站通道,滿足旅客候車進站需要。
為了緩解售票壓力,特別是針對節后天水及周邊地區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外出的特點,共增設了11個售票窗口,其中在車站增設了9個,在市區增設了2個售票點,開設了2個學生購票窗口,開展流動售票服務。同時,為外出的農民工團體開辟“綠色通道”,實行提前預訂車票、預留車票、團體訂票,實行購票、托運、候車、乘車“四優先”。春運以來,共辦理農民工團體旅客運輸28批2400人次。
同時,火車站多方籌集資金在站前廣場搭建了600平方米的臨時候車棚、400平方米臨時購票棚和風雨棚,安置了候車椅,開辟了新的候車區域,設置隔離柵欄20個,旅客車次引導牌10個。
火車站還開展“和諧春運,真情服務”活動,30多名黨團員和青年志愿者服務在春運第一線,扶助重點旅客,延伸鐵路服務空間。春運期間,車站干部職工救助產婦兩名,幫助困難和患病旅客13人,受到旅客和新聞媒體表揚65次。
春運期間,該站旅客發送人數日均6465人次,最高日達16912人次。
(楊棟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