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產品質量監管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訪天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王曉東
產品質量事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全市產品質量的監管單位,過去的一年里,全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在推動全市名牌產品戰略、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標準器具檢測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年是全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質量技術監督工作如何在去年的基礎上取得新的成績,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記者日前就此采訪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王曉東。
王曉東告訴記者,今年全市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總的思路是以“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為宗旨,以質量興市為總抓手,以強化產品質量全程監管為核心,以縣級局業務建設為基礎,以確保產品和食品“兩個安全”為重點,以技術保障為支撐,創新工作機制,拓展監管領域,扎實開展工作,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工作。
王曉東說,圍繞全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打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在全年的工作中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質量興市為總抓手,努力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質量。繼續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研究制定《質量興市績效考核標準》,盡快出臺《名牌產品獎勵辦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產品和名優企業,年內計劃新申報15個地方產品爭創甘肅名牌產品,推薦5個產品爭創中國名牌產品,力爭新增地理標志產品2個。二要建立完整的質量監管體系,努力實現全過程監管。通過建立企業質量檔案備案制度、產品檢驗記錄制度,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全面建立質量巡查制度和溯源體系,完善缺陷產品召回和銷毀制度,從而實現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監管,使假劣產品難以生產,生產后也難以生存。加快推進電子監管網建設,年內重點要做好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保用品、食品和化妝品等9類69種重點產品的強制性入網工作,使其在包裝上使用電子監管碼后方可出廠銷售。三要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去年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食品小作坊、消費品生產企業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今年我們要在總結專項整治成功經驗,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質量監管長效機制,通過建章立制,完善內容,做到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制度化和常態化監督管理。確保新增食品生產企業100%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有證照小作坊100%簽訂安全承諾書、獲證企業產品100%加貼QS標志、100%小作坊納入監管范圍。四是要加強和改進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充分發揮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職能作用。今年要加大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力度,確保特種設備不發生重大事故。加大服務節能降耗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市場準入、強制檢驗和認證,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產品。要加強日常計量監管,重點計量器具受檢率95%以上。五要以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為重點,努力提高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本領。在這方面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大力實施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工程,加快制定全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申報計劃,選擇一批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地域必顯著、帶動力強、有產業規模的產品建立候選備報庫,加大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和保護,大力培育和發展農產品名牌,有效帶動全市相關農業產業做大做強,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王曉東最后說,經濟社會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對質量技術監督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對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們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努力開創天水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本報記者郝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