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林業局榮獲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突出貢獻單位榮譽稱號”

11月19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回良玉出席大會并講話。他強調,建設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創了我國大規模生態建設的先河,是惠及當代、蔭及子孫、造福人類的歷史豐碑,也是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們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完善舉措,堅定不移地將三北工程建設這項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會上,表彰了100個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和200名突出貢獻者。
天水市林業局被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局聯合授予“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突出貢獻單位榮譽稱號”。

鏈接:
回良玉強調: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北工程建設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30年總結表彰大會今天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回良玉出席大會并講話。他強調,建設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創了我國大規模生態建設的先河,是惠及當代、蔭及子孫、造福人類的歷史豐碑,也是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偉大創舉。我們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完善舉措,堅定不移地將三北工程建設這項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為擴大國內需求、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科學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回良玉指出,1978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在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地區建設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在三北地區萬里風沙線上建起了一座蔚為壯觀的“綠色長城”,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北工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北工程建設形成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鍥而不舍,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人為本、造福人類”的“三北精神”,成為推動我國生態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三北工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回良玉強調,三北工程建設要到2050年才全部完成,任重而道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繼續扎實有效地推進三北工程建設。一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程建設,保障農民參與工程建設的自主權、享受工程建設成果的優先權。二要以改革創新推動工程建設,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優化資源配置,激活發展動力。三要以生態建設規律指導工程建設,做到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突出重點又兼顧全局。四要以增加投入支持工程建設,建立持續穩定、科學合理的工程建設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各種造林主體參與建設。五要以法律法規保障工程建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健全森林資源監測體系。
據國家林業局最新統計,三北工程實施30年來,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446.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0.51%,林木蓄積量由7.2億立方米提高到13.9億立方米。工程使三北地區的生態狀況顯著改觀,沙漠化蔓延趨勢開始得到遏制,水土流失面積和侵蝕強度大幅度下降,基本農田得到有效庇護。三北工程創造和總結的一系列經驗辦法,不僅被廣泛應用于國內生態建設實踐,而且已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治理生態的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云其木格,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出席總結表彰大會。
會上,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局聯合表彰了100個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突出貢獻單位和200名突出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