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創新謀發展 以人為本鑄豐碑
——天水市政協2008年工作回眸
2008年,天水市政協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和中共天水市委五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抗震救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方面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基本職能,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天水做出了新的貢獻。
以抗震救災為主線,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獨特作用
“5·12”汶川特大地震牽動了全市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心。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難,市政協把抗震救災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主席們和各委辦下基層、查實情、赴災區、搞調研,并以此為主線,發揮人民政協的獨特作用,推動履行職能各項工作的開展。在響應省、市號召多次向災區捐款的同時,市政協發出了“奉獻愛心、重建校園”的倡議,廣大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市政協機關和部分老同志積極行動起來,在不同的崗位上,向災區伸援手、獻愛心、送溫暖,市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職工為重建校園共計捐款105.71萬元。市政協黨組經過研究,用市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捐款重建藉口鎮王家門愛心小學,歷經68天的共同努力,803平米的教學樓按期竣工落成,成為全市第一所災后重建的農村標準化小學。
進一步提高履行職能的實效,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重點就全市裝備制造業發展情況,秦州、麥積兩區城區小學布局現狀,全市“三胞”和外事工作情況,全市農業結構調整情況,以及全市城鎮困難群體醫療保障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探索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提出了思路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32條,為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積極配合省政協在我市開展的關于城市發展帶動戰略、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新農合補助標準、農村土地流轉、農業信息化建設、糧食安全、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勞務經濟、農業園區、宗教人士生活保障等有關課題的調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組織委員先后視察了民辦醫院發展、城區綠化工作、清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食品藥品市場安全管理、節能減排、公安“三基”工程建設等,提出意見和建議60余條,并分別向市委提交了視察報告,供決策參考。
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提案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
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350件,立案315件。這些提案既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性、綜合性問題,也涉及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特別對醫療、教育、就業、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問題,經主席會議研究,確定了20件提案為重點督辦提案,內容涉及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設、重視解決破產企業遺留問題、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天水湖”二期工程、優化城市人居環境、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控、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重視解決中小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等方面。并將20件重點督辦提案分解到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各委辦,形成了督辦合力,使20件提案全部得到了現場辦理,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較好落實。截至2008年11月底,315件提案已全部辦復,委員滿意率達98%。
進一步做好文史資料、民族宗教和新聞宣傳工作
出版發行《天水文史資料》第十四輯。根據《天水文史資料五年征編規劃》,這一輯文史資料的任務是廣泛搶救、挖掘、征集、整理1949年至1956年天水政權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文史資料。在嚴把政治、史實、文字關的基礎上,經過艱苦努力,廣征博采,精選精編了一批有史料價值、有教育意義、有借鑒作用的稿件,付梓出版了第十四輯《天水文史資料》,共收錄1949年8月天水解放以來,至1956年“反右”之前,原天水地區各縣政權建設、抗美援朝、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史料118篇,圖文并茂,全景、多維記錄了解放初天水在政權建設與鞏固、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史實。
進一步重視和加強民族宗教工作。在一年一度的“爾德節”來臨之際,上門慰問了回族政協委員、伊斯蘭教上層人士及部分群眾。每逢各宗教團體節慶日期間,組織人員到各宗教活動場所向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公民表示祝賀和慰問。先后組織委員上門走訪看望了市佛協、市基督教“三自”愛委會、市天主教、市伊協、市道協等宗教界上層人士及管委會成員,與他們溝通思想,增進了解。
信息宣傳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市政協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例會宣傳有新進步,活動宣傳有新突破,委員風采宣傳有新亮點。全年在《人民政協報》等國家、省、地級報刊刊發各類宣傳稿件50余篇,較好地宣傳了政協工作和委員風采。特別是關于市政協重建王家門愛心小學的通訊,以及《中國政協》雜志對政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所作的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擴大人民政協的社會影響,營造政協工作良好的輿論環境,推進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加強聯系與交流,增進互信與協作
一是加強與省政協及兄弟市(區、州)政協的聯系與交流。先后組織人員參加了在四川遂寧和湖北鄂州舉行的全國十省區27城市政協橫向聯系會及在湖南郴州舉行的長征沿線政協聯誼會,向大會提交了發言材料進行了交流,宣傳了我市市情,介紹了我市招商引資政策和項目。在湖南郴州召開的長征沿線政協聯誼會上,與會各方磋商審議通過了《關于呼請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進一步重視扶持長征沿線革命老區建設發展的建議》。進一步密切了和兄弟省區政協的關系。全年接待全國各省、市、區政協客人99批1050人次,極大地宣傳了天水,樹立了良好形象。
二是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聯系。注意與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多商量、多討論、多交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合作共事的政治氛圍,各種例會注意安排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發言;重點調研和視察考察注意邀請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與;提案工作注意突出民主黨派集體作用;社情民意注意反映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注意安排民主黨派副主席積極參加政協各項活動,加強溝通與聯系,幫助民主黨派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牽線搭橋,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三是加強與黨政部門的對口聯系與合作。在全市食品藥品市場安全管理情況視察和全市公安“三基”建設情況視察等活動中,與市衛生局、市公安局等有關部門配合默契,保證了視察活動的圓滿成功。
四是加強與縣區政協的聯系與交流。市政協領導深入各縣區調查研究,指導縣區政協工作,協助縣區政協解決工作上的實際問題。全年與縣區政協聯合開展調查研究、視察、下鄉服務等活動近20次(項)。
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加強理論武裝是做好政協工作的先導。采取主席會議、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專題講座、新委員培訓班等多種形式,認真組織了各類學習活動。同時,堅持每月第一周星期一集體學習制度,集中學習了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文件精神等,進一步提高了機關干部職工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國內資深經濟學家、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先生,為市政協常委、委員和市直部分領導干部作了題為“世紀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的專題輔導,共有340人參加。邀請國內經濟學領域的資深教授專程到天水為政協委員進行高規格的專題輔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為了讓新增委員盡快進入角色,提高委員參政議政的整體能力,舉辦了新委員培訓班,35位去年及今年參加政協組織的新委員接受了較為系統的培訓和輔導。同時,協助省政協在我市舉辦了省政協委員學習培訓班,通過學習,進一步激發了政協各界別團結一心、同心同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心竭力的政治熱情,為始終保持政協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市政協領導班子十分重視委員隊伍建設和機關建設,著力在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方面下功夫,討論制定了委員管理辦法和優秀委員評選表彰辦法,較好地調動了委員履行職能的積極性。機關全體同志自覺踐行胡錦濤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作風,大力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保持奮發昂揚的精神狀態,機關活力進一步增強,機關氣氛進一步活躍,機關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
回眸2008年,市政協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市政協工作出現了比較活躍的局面。(本報記者楊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