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協第五屆天水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
天水市政協主席 宋敬國
(2009年2月22日)

各位委員、同志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天水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體委員和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今天就要勝利閉幕了。
這次會議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開幕式上,張景輝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對做好新一年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會后認真貫徹落實。會議期間,委員們列席了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聽取并討論了李文卿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重要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委員們對2008年我市在遭遇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等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面前依然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大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就我市2009年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充分協商、真誠建言,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次大會開得很圓滿、很成功,是一次民主求實、開拓創新的大會,是一次共謀發展、催人奮進的大會。
會議在民主協商、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增補了4名市政協常委,并選舉我為新一任市政協主席,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這里,我衷心感謝組織和同志們的信賴與支持,一定不辜負市委和全體委員的信任與重托,繼承和發揚歷屆政協領導班子的好傳統、好作風,同全體政協委員一道,在中共天水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盡職盡責,不辱使命。我堅信,有市委的堅強領導,有市人大、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歷屆老領導、老同志的關心和指導,有市政協各位副主席、各位常委、各位委員、政協機關全體同志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我們一定能夠開創人民政協工作新局面。
由于任職年齡的限制和工作變動的原因,馮沙駝和馬國瑜同志不再擔任市政協領導職務,馬巖、馬少珍、井盼昌三名同志不再擔任市政協常務委員職務。但他們多年來為天水的改革、發展所付出的辛勞和做出的貢獻,大家是不會忘記的。特別是馮沙駝同志在多年的領導崗位上為天水經濟社會的發展盡職盡責、盡心竭力,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顯著成績。在任市政協主席、主持市政協工作期間,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政協委員,求真務實,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為促進天水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開創市政協工作新局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和貢獻。尤其在面對“5·12”特大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嚴峻形勢下,在馮沙駝同志帶領下,市政協充分發揮大團結、大聯合的政治優勢,通過捐資建校等方式,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通過邀請經濟專家與委員面對面講授、交流的方式,積極應對金融危機;通過圍繞工業強市、振興天水裝備制造業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深入開展調研和視察。凡此等等,緊貼中心,資政建言,維護穩定,服務發展,贏得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為我們今后搞好政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現在馮沙駝同志雖然不再擔任政協主席職務,但他心系人民的高尚情懷、傾力發展的使命意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將是我們今后繼續堅持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這里,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馮沙駝同志以及各位老領導、老委員、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關心、支持政協工作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誠懇地希望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同志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市政協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見建議,使我們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各位委員、同志們:當前,天水的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階段,任務艱巨而光榮。市政協常委會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及市委五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重民生、促和諧”為主線,緊密結合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著力推進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講真話、建箴言、出實招、促和諧、謀發展。下面,我就抓好2009年的政協工作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政協工作上有新作為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要將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做到一切圍繞科學發展,一切服務科學發展。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抓好學習。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要進一步發揚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優良傳統,豐富內容,創新方法。政協黨組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政協常委會要定出計劃、完善機制,采取多種形式,讓大家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根本要求,提升政策理論水平,提高履行職能本領。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方針,切實解決在思想、作風、能力素質等方面存在的與推動科學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薄弱環節,彌補差距,夯實基礎,保證學習實踐活動順利開展。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關鍵在認真實踐。要緊緊圍繞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委、政府關于應對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小康社會上來,認真履行職能,自覺服務大局,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認真視察,集中民智,議政建言,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團結各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做好文史資料的征編工作,加強對外宣傳與交流,壯大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各方力量,與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一道,積極投身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要以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為契機,總結成績,尋找差距,改進不足,通過整改提高,促進工作上水平,力爭政協工作有新作為。
二、進一步關注民生,在履行職能上有新突破
古人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黨的十七大不僅把改善民生寫進了工作報告,而且寫進了新《黨章》。胡錦濤總書記對民生問題高度關切,明確要求“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市政協常委會要認真貫徹落實這一講話精神,積極協助黨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以關注民生踐行科學發展觀。
關注民生,首先要做到親民、愛民,傾心體察民情。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履行職能的根本,要設身處地了解老百姓現在最盼望什么、最需要什么,要關心他們是不是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要充分利用人民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傾心體察民情,真實把握民意。尤其要經常到困難群眾、殘疾人家庭等弱勢群體中去,和他們交心,傾聽他們的呼聲。要虛心問計于民,切實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改善民生、發展民生提供全面、真實、準確的社情民意信息,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協調關系、凝聚人心、謀劃發展的工作。
關注民生,要緊緊圍繞安民、富民,積極建言立論。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關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從促進就業與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積極參與災后重建、關注上學、看病、住房等一系列群眾熱切關注的民生問題入手,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宏觀把握,微觀體察,通過全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和提案、視察報告、調研報告、情況通報、呈閱件等形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向黨委、政府多建安民之言,多獻富民之策。要進一步增強視察、調研和提案工作的廣度、深度和力度,提高參政議政實效。各專委會要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要不斷深化人民政協服務人民的各項活動,廣泛開展各種獻愛心活動,堅持送科技、文化、衛生下鄉活動。在開展扶貧活動時,要變扶貧為扶助困難群眾轉變發展方式,從根本上改變貧困面貌。通過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全力推進和諧天水建設進程。
三、重視“三化”建設,在自身建設上取得新進展
自身建設搞不好,政協履行職能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要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政協基礎性工作來抓,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抓實抓好。
一方面,要加強思想和作風建設,提高履職能力。要講政治,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遇到重大問題,及時向黨政主要領導請示匯報,并將這一制度堅持下去。要講學習,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不斷武裝自己,切實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政協章程,堅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相互尊重,坦誠相見。要認真總結市政協歷屆領導班子在工作中創造的新經驗,不斷豐富政協履行職能的新形式,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履行職能的新途徑、新方法。要充分發揮界別作用,發揮好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要充分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委員的科學管理,努力創造條件,幫助委員知情參政。要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做到協商議政實事求是,民主監督務求實效。
另一方面,要加強組織和制度建設,不斷開拓創新。要充分發揮政協黨組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政協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要不斷加強政協領導班子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充分發揮中共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要重視和加強政協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帶動和指導工作實踐。要充分發揮政協機關的服務職能,按照“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精通、服務一流”的宗旨,創新工作思路,增強機關活力。要結合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修訂和完善機關工作規章制度,使履行職能和開展服務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真正將政協機關建設成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諧型機關和“委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