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領導干部學習班
暨天水市委五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 李文卿
(2009年10月29日)

同志們:
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全市領導干部學習班暨市委五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及時召開,這對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全市上下特別是黨員干部思想行動,明確任務,靠實責任,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張景輝作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部署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張書記的講話全面、系統,指導性、前瞻性很強。與會同志要緊密結合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全面把握,深刻領會,抓好落實。
下面,我結合中央、省、市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的學習,特別是張書記在市委常委會和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貫徹落實,緊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講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以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認清形勢,增強跨越式科學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關鍵是要按照張書記講話中對當前形勢的總體判斷,緊緊圍繞跨越式科學發展這個主題,透徹把握,捕捉機遇,迎難而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嚴峻挑戰和春季干旱等自然災害的不利因素,全市上下堅持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動力,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保民生、促和諧為主線,搶抓機遇,扎實工作,狠抓落實,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趨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商貿旅游和非公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邁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諧社會建設扎實推進,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79.5億元,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78億元,增長11.8%;糧食總產104.46萬噸,實現了新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5.69億元,增長4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04億元,增長25.3%;大口徑財政收入26.43億元,增長27.33%;財政支出62.74億元,增長44.53%;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434.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23%和65.16%;勞務輸出達59.74萬人,創勞務收入37.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11%和16.02%。
正如張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的,在看到全市各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仍未見底,全球經濟走勢仍需冷靜觀察,發展面臨的諸多困難和風險依然存在。在中央宏觀政策的調控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積極可喜變化,但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平衡,新舊矛盾交織,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另一方面,從全市發展情況看,市場需求仍顯不足,工業企業訂單減少,產銷率繼續走低,應收賬款和產成品資金占用增加,流動資金更加緊張,企業效益繼續下滑;部分農產品價格下跌,飼料等農資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進出口貿易下滑速度減緩但尚未止跌;部分擴大內需項目和災后重建項目建設進度緩慢;金融危機導致投資者信心受挫,招商引資工作難度加大;勞務輸轉市場狹窄,就業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面臨新困難。
有困難就會有挑戰,有動力就會有機遇。任何暫時的困難,都孕育著發展商機。中央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國務院《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以及即將出臺的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政策、支持甘肅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都是加快發展的有力政策支持。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災后恢復重建、寶天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等,為我市加快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對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進入,進一步擴大開放,提高聚集生產要素的能力,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全市上下既要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要充分認識面臨的難得機遇,注重研究國家政策,把握國家投資導向,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挑戰,切實增強跨越式科學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乘勢而上,奮發有為,以百倍的勇氣和超凡的魄力,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業績,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天水奮力做好打基礎、立長遠各項工作。

二、以《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為總綱,求真務實,科學謀劃加快發展大計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全面實施,給我市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要按照張書記講話精神的要求,以強烈的歷史機遇意識和政治責任感,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部署,精心組織安排,密切協作配合,加快《規劃》實施,把關中—天水經濟區這篇大文章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規劃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立足西部實際,著眼于統籌區域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徐守盛省長在省市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暨省委十一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講話中指出,“天水作為該經濟區的次核心城市,是我省至今唯一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區域的地區,也是西部大開發后十年將要重點支持的地區,對占我省人口40%多的隴東南地區發展影響深遠,對全省發展也具有引領和示范的作用”。《規劃》的實施,對我市來說,其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更為深遠。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升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實力、做大做強以深厚歷史文化為基礎的旅游文化產業、推動以特色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業、改善以交通能源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因此,全市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都要從戰略的高度、區域發展的角度和加快天水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出發,充分認識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重大意義和對我市跨越式科學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的戰略決策上來,用更廣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更科學的態度,更強烈的責任感,更扎實的工作作風,認識機遇,搶抓機遇,用好機遇,加快推動經濟區建設各項工作。
二要進一步明確思路定位和發展重點。緊緊圍繞建設“一高地四基地”的戰略定位,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按照市委“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機制,優化結構,努力探索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路子”的總體思路和張書記講話精神要求,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政策機遇,突出發展重點,著力在優化經濟結構上下功夫,大力發展以現代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加快發展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新興工業,突出發展以現代物流和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壯大經濟實力;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加強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環保和循環經濟,推動可持續發展;著力在自主創新上下功夫,推進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在統籌城鄉發展上下功夫,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著力在改革開放上下功夫,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發展活力;著力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做好這方面工作,推動跨越式科學發展,首要的是要把握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把關中—天水經濟區作為振興引領和示范高地所給予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機遇,抓緊對接,超前工作,主動爭取,力爭搶前一步,搶先一步,用足用好用活國家和省上的一切政策,不辜負黨的關懷支持,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望。要立足跨越式科學發展,緊扣中央對西部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沿海經濟區和內陸經濟區一系列政策措施,抓緊做好我市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明確目標,強化措施。發改委要擔負起牽頭抓總責任,各縣區、市直各有關部門要立即行動,力爭11月底提出我市實施意見、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快實施進程。要抓緊編制完成我市扶貧規劃、城鄉一體化規劃,助推小康社會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確定的總體工作思路,統籌謀劃好“十二五”發展大計和明年的重點工作。
三要扎實推進《規劃》組織實施工作。《規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和推動經濟區建設的行動綱領。要把“設計圖”變為“施工圖”,還需要我們扎實細致地做好工作,在用足用活政策上動腦筋,在組織實施上下功夫。要把《規劃》學習與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緊密結合起來,與正在開展的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與省市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結合起來,增強共識,完善措施。要加強對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日常組織協調、項目管理、督促檢查等工作,全力以赴爭項目、爭投資、抓發展,使《規劃》落地生根,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