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工作已進入組織實施階段。改革后,市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5個。
此次機構改革組建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以及市經濟委員會、市中小企業局(市鄉鎮企業管理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掛市中小企業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經濟委員會、市中小企業局(市鄉鎮企業管理局);組建市交通運輸局,將市交通局的職責劃入市交通運輸局,不再保留市交通局;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市建設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掛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牌子,不再保留市建設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組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原市人事局合署辦公的市編辦單獨設置,列市委機構序列。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不再保留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其職責劃入市財政局,在市財政局掛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牌子;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辦、市政府金融辦,將其職責劃入市政府辦公室,在市政府辦公室掛市政府外事辦、市政府金融辦牌子;不再保留市物價局,將其職責劃入市發改委,在市發改委掛市關中——天水經濟區辦公室、市物價局牌子;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政府法制辦、市信訪局由市政府辦公室管理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人防辦、市扶貧辦由議事協調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將市農業局的農業和農村綜合統籌協調有關職責劃入市委有關農村工作部門,市農業局不再掛市農辦、市新農辦牌子。
市政府工作機構不設部門管理機構,不分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統稱政府工作部門。議事協調機構不設實體性辦事機構,工作部門內設機構要進一步綜合、精簡設置,名稱、規格要規范。清理、歸并或撤銷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同時,市政府工作機構設置不得突破規定限額,也不得在限額之外自行另設其他機構。
此次市縣政府機構改革,4月底前完成市一級政府機構改革,6月底前完成縣(區)一級政府機構改革。改革后,市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5個,包括市政府辦、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商務局、市文化文物出版局、市衛生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審計局、市廣電局、市體育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統計局、市宗教事務局、市旅游局、市糧食局、市法制辦、市信訪局、市人防辦、市扶貧辦、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監察局與市紀委機關合署辦公,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門序列,不計入市政府機構個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