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移動的信號好、服務好,我們農民都喜歡用。”這是秦州區皂郊鎮皂郊村村民趙會茹說的一句話。
近年來,甘肅移動天水分公司以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為己任,積極投身于農村基礎通信設施建設、農村信息化建設、縣域營銷服務網點建設。在農村市場開發中,一手抓網絡覆蓋,一手抓用戶發展,提出了“網絡覆蓋到哪里,營銷服務網點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設目標。通過“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先后建成偏遠農村基站256座,結束了全市512個行政村和150多個自然村落不通電話的歷史。在實現網絡覆蓋的基礎上,天水移動還采取自建、合建、委托經營、代辦代銷等多種方式,加強農村服務營銷網點建設,擴大農村服務營銷網輻射范圍。截至目前,已在全市2505個行政村建成了2768個村級服務站,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快捷地開通、辦理各種移動通信業務。
除了網絡覆蓋和便捷服務,在天水農村聽到贊譽更多的還有中國移動的品牌優勢和低廉的資費。天水移動根據農民的消費實際,在農村推出的神州行“新家園卡”、“創業卡”等農村特色業務和“親情網”、“i萬家”等資費套餐,讓農民花最少的錢,享受到了最優質的通信服務。
“趕集”辦業務3月18日,在清水縣賈川鄉賈川村的廣場,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天水移動的業務點上,村民們像趕集一樣,從四面八方趕來索要傳單,咨詢資費,辦理入網,把業務員忙得團團轉。
在辦理業務的同時,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細數著自己對移動業務的看法。村民劉世榮說:“在農村,移動業務有兩大優勢,一是網絡好,現在,無論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隨心所欲打電話;二是服務好,移動公司在每個村上都建立了代辦點,要繳費干啥的,有時候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辦妥,根本不需要跑路。”接過劉世榮的話茬,周亞軍談的則是信息給農民帶來的好處:“移動公司的數據業務把農民提前引進了信息社會,過去種莊稼,靠的是經驗,現在靠的是信息,翻開農政通、農民手機報、移動氣象站,國家的政策、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治天氣情況的信息,一概都有,真是讓人省心不少。”從這些農民樸素的話里,深深反映出了移動通信對農村生產的深刻影響。
快樂的移動生活朱跟生,清水縣隴東鄉朱灣村黨支部書記,一位使用手機多年的“老移動”。
談起現在的生活,朱跟生說得最多的是手機和移動業務,“當了大半輩子農民,要說變化,最明顯的還是信息溝通的變化。”朱書記介紹,過去鄉上開個會要靠寫信捎話,現在不論人在哪里,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找到人。“現在方便了,移動公司的網絡信號好,在半山腰、田間地頭都能接打電話,不會耽誤任何事情。”
把手機當作通信工具,最讓老朱感到幸福的是和兒女們的親情溝通。朱跟生說,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在上學,一個在打工,可以說,孩子們的學習和工作是老兩口最牽掛的事。無論是農忙還是農閑,能接到兒女們從外地打來的電話,聽到他們的聲音,一切煩惱和疲乏就都沒有了。
作為村支書,最讓老朱得意的是自己的小手機發揮了大作用。這兩年,村里的勞務輸轉、農產品的銷售信息都是靠移動的“農信通”業務獲取的,這些信息,給村里人帶來了不小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