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著力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城鄉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務上?s小城鄉差距,不僅是縮小城鄉經濟總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務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我們要依托項目,整合資源,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動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促進公共服務城鄉均等化。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調整優化教育布局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積極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要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農村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加強農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穩步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標準,實現人人享有。要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擴大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以科技和信息服務為重點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健全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制度,整合培訓資源,加強技能培訓,鼓勵和扶持農民在城鎮就業創業,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要逐步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抓好農村新型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濟制度,提高五保戶救助水平,讓農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樣的社會保障。
五要著力推進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破除體制障礙、推進制度創新,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關鍵環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政府管理體系,打破城鄉分割、部門分治的管理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促進政府服務向基層和農村覆蓋,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重視發揮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需求、規范行為的積極作用,支持各類城鄉社會組織承擔社會事務,參與城鄉管理與服務。要推進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鞏固鄉鎮綜合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支持具備條件的鄉撤鄉并鎮,城郊鄉鎮改為街道辦事處,鼓勵建設中心村,支持撤并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的自然村。要穩步推進城鄉一體的戶籍制度改革,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逐步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劃分,按實際居住地登記為“居民戶口”,實行一元化登記制度。要加快農村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引導信貸資金投向農村的激勵機制,擴大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扶持發展一批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小額擔保公司,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要建立健全維護城鄉群眾權益機制,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認真做好信訪接待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基層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改革和加強基層警務工作,依法防范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提高城鄉群眾的安全感。要建立安全生產城鄉聯手監管機制,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城鄉重點企業、場所的監督檢查,有效避免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切實維護城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城鄉一體化建設扎實有序地推進
推進城鄉一體化,任務已經明確,現在關鍵在于抓好落實。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強化措施、扎實工作,把城鄉一體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為了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市上和各縣區已經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認真履行職責,定期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對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的組織協調,保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各縣區要根據各自實際,確定試點鄉鎮,突出工作重點,整合各方力量,靠實工作責任,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相關部門協同抓的工作機制,集中領導力量和工作精力,扎實開展工作。市、縣有關單位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增強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制定具體政策措施,既要分工負責,又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城鄉一體化建設。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要對城鄉一體化建設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委農工部要及時組織相關部門檢查、通報城鄉一體化建設進展情況,建立工作評價考核機制,實行目標管理,進行量化考核,確保城鄉一體化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二要抓好試點工作。開展試點、以點帶面,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個很好的方法。為了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了《天水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方案》,確定了玉泉鎮、花牛鎮、馬跑泉鎮、大像山鎮等16個優勢明顯、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特色鮮明的鎮作為市級試點鎮,計劃從2010年起,用三年時間開展試點工作。各縣區也要選擇一些發展條件較好的鄉鎮進行試點,通過先行試點,為全市城鄉一體化建設探索路子。要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集中精力抓好省級、市級試點,從規劃編制、村莊整治、產業發展、體制創新等重點工作入手,通過“三個集中”的根本方法,在16個試點鎮先行突破,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全面推進。要建立領導聯系試點單位制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及時發現培育典型,總結示范經驗。各縣區、各部門要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團體、各界人士通過捐資幫扶、自主幫扶等力所能及的形式,支持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合力。
三要多方籌措資金。推進城鄉一體化,關鍵是資金問題。各級財政要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原則,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傾斜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和領域。市上從明年開始,每年將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16個市級試點鎮給予一定的扶持,各縣區也要參照市財政補助標準,安排一定的配套資金,并列入財政預算。要抓住 “保增長、擴內需”的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的項目,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 的原則,整合利用好各類涉農項目和資金,向試點鎮傾斜,發揮支農資金的規模效應。市直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扶持。要堅持市場化運作的理念,按照“占一補一、占補平衡”的原則,將村莊整治中置換出的土地進行公開出讓,所得資金用于城鄉一體化建設。要積極引導各類民間資本流向農村,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基礎條件。
四要盤活土地資源。加快土地流轉,盤活土地資源,是進行村莊整治、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關鍵。重慶和成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做好了土地的文章。因此,在我市城鄉一體化試點中,我們要在不違背國家基本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大膽探索實踐,做好土地資源的盤活利用工作。要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圍繞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等方面,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落實農民對土地和房屋的財產權。同時,農民可以通過土地房屋產權擔保貸款,促進農村資源向資本轉變,解決農民生產資金缺乏的問題。要盤活現有土地存量。鼓勵農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出租、入股、置換等各種方式,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對于在城鄉一體化試點過程中,通過村莊整治置換出來的土地,一部分可以通過征收為國有土地,進行出讓,由政府補償農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費用,用于新型社區建設;另外一部分可以通過宅基地舊址復墾恢復為耕地后,交于鄉鎮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集體經濟;也可以保留為集體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建設,發展二、三產業。要認真清理閑置土地。加大對零散村、“空心村”、磚瓦窯及工礦廢棄地的綜合整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廢棄地、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建立畜禽養殖等設施農業小區,實行集中規模經營。特別是近年來實施新農村建設和異地搬遷項目的村莊,要對原有村莊土地進行整治,承包給懂經營、會管理、有實力的種植大戶和養殖大戶,發展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吸引一些有實力、愿意投資農業的企業家和其它經濟組織從事農業生產,建立產業基地,發展龍頭企業。同時,也可以通過租賃、征用等方式,將整治出來的土地轉換為工業發展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五要發揮職能作用。推進城鄉一體化是一項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很多領域和部門,加強協調配合非常重要。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天水市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方案》,對全市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的階段性任務和時限要求。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按照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的要求,對各自承擔的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將每項任務落實到崗到人,列出詳細的工作進度表。市委農工部要加大工作協調力度,切實發揮組織指導、統籌協調、督促檢查等職能作用,確保城鄉一體化建設順利進行。國土部門要認真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新民居建設周轉用地、村莊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換政策,將其收益用于村莊建設和提高村民社會保障水平。財政部門要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解決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重點問題。發改部門要在主導產業和重大項目規劃布局上向縣鄉傾斜,會同交通、廣電、電力、通信等部門,對縣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予以優先安排。規劃和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城鎮體系和農村新民居建設的規劃設計、監管和服務。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認真組織實施。各級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和參與統籌城鄉發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