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家庭春意濃
天水市“十佳書香家庭”閻桔林家庭事跡
在秦州區天水鎮天水村,有一個全鎮知名的書香之家——青年農民閻桔林和他的農家書屋,這也是農民朋友都喜歡去的地方。
閻桔林是秦州區天水村四組的村民,他在高考落榜后,沒有丟下手中的書本,而是在勞動之余堅持讀書。他在中學時就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和同學們一起辦過文學社,油印過《小草》文學刊物。他手里有了余錢,就用來買書,漸漸地積攢了千余本圖書,村上的很多青年人也在閑暇時到他家來借書,他在報紙上看到全國將普及農家書屋的消息,于是籌集了一點資金,新購買了一批圖書,在2007年辦起了全鄉第一家農家書屋。當地的許多文學愛好者、書畫愛好者、養殖戶、種植戶紛紛前來借閱圖書,相互借鑒交流,搭起了交流平臺。他還幫助和修改文學愛好者的習作,經他修改的書畫、文學作品發表了數十件,他作為天水市詩詞學會的會員,還推薦6名當地文學愛好者加入市詩詞學會。尤其他的書屋吸引了許多中小學學生,他對于一些愛好寫作的同學加以指導,修改作文,推薦發表了一些優秀作品,其中梁劍坤同學榮獲天水市首屆“漢唐陶藝杯”書畫大賽一等獎,武康寧同學獲書法類二等獎,董晶、武帥同學分獲天水市首屆“全友家私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三、二等獎;安瀟同學分別榮獲天水市第八屆、第九屆青少年書信文化大賽二、三等獎;剛強獲天水在線華訊論壇兩周年征文優秀獎,女兒閆倩等鄰居的孩子也有作文見諸報刊。通過他的帶動,對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閻桔林在勞動之余還堅持文學創作,十余年來,他在《詩選刊》、《陽關》、《甘肅農民報》、《花雨》、《天水文學》、《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廣播電視報》等國家省、市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一百余篇,詩歌、散文被《神奇的天水》、《天水關》、《天水市秦州區民間故事集》、《讀書與人生》、《渭濱吟草》、《麥積新歌》等收錄。他的作品先后榮獲中國首屆“神秘之旅杯”詩文硬筆書法大獎賽優秀獎;天水市首屆讀書節“新華杯”讀書有獎征文三等獎;華訊論壇兩周年征文三等獎。
閻桔林的書屋對家庭也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他的影響下,女兒、兒子、侄女侄子、外甥都喜歡讀書,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耕讀之家,侄女、侄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學,尤其是在天水市舉辦的首屆讀書節“新華杯”讀書有獎征文活動中,閻桔林和侄女以“讀書與人生”為主題參加了征文活動,閻桔林的《讀書讓寂寞如此美麗》榮獲了三等獎,侄女閻璐的《書卷多情似故人》榮獲二等獎,并和其兄的《漫漫人生書相伴》一起,一家人的三篇有關讀書的文章同時被收入《讀書與人生》一書中。
閻桔林一家養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使一家人和睦相處,尊老愛幼,也感染了鄰里鄉友。鄉親們不僅來書屋看書,有了糾紛,還來書屋咨詢,閻桔林便耐心地進行調解,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本來不可調解的矛盾化為云煙。村上的年青人也喜歡到書屋來看書,閻桔林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免費接待借閱。在他的農家書屋的帶動下,讀書的風氣蔚然成風,打麻將的人少了,學科技愛科技的人多了,遵紀守法的人多了,講究衛生的人多了,奉獻愛心的人多了。閻桔林的農家書屋,猶如一股清新的精神文明之風,吹遍了和諧的鄉村。
書香飄萬里
天水市“十佳書香家庭” 柏森林家庭事跡
年過四旬的柏森林,把辦好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作為自己工作的最大追求。走進他的書房,走進他的辦公室,那排列有序的二千多冊書真像個小圖書館,遠至《史記》近至易中天的《中國智慧》,翻開他那閱讀日記,無不被他對知識的渴求,對人生的感悟所感染。望著她為老人訂閱的《健康報》、《老人天地》,為孩子訂閱的《讀者》、《環球時報》,為自己訂閱的各種教育書刊,聽著他們一家人引經據典的談吐,對世界各國時事的點評,一種敬意油然而生,多么讓人敬重的一家人。
柏森林工作之余總是專心閱讀,伏案寫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就有回報。1989年,他被評為甘肅省“園丁獎”。 2001年他被評為省“中青年教學能手”,2003年他榮獲武山縣“園丁獎”稱號,2004年他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課教師”,2005年他被入選天水市“222”創新人才工程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妻子雖是家庭主婦,但誰知她竟是丹青妙手,玻璃畫,十字繡也有相當功力,不時為鄰居露幾手,裝點居室。受家庭影響,兩個孩子總與書為伴,十幾年的努力,女兒柏云即將從河南新鄉學院畢業,兒子柏楊也將參加今年高考。為老人聽廣播便利,柏森林為她配備了時尚的隨身聽,為孩子學習購買了筆記本電腦,而他為自己裝備的是一大摞各種圖書。
2006年柏森林擔任城關二小校長工作,當時學校只有二百多名學生,十幾名教師,經過五年艱辛的努力,如今的城關二小在校學生一千二百多名,教師達到六十名,一所設備先進,質量一流的標準化學校深得家長和社會的贊譽,學校飛速的發展滲透著他多少心血和汗水,傾注了他多少無悔的追求。創特色、辦名校,為孩子一生奠基,為錘煉出一支學習型、科研型、創新性、奉獻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不懈努力,務實的工作作風,豁達干練的為人處世,捐資助學的義舉,讓我們領略到了一位名校長的風采。
最有書香能致遠
天水市“十佳書香家庭”汪鈺林家庭事跡
汪鈺林,天水市二中語文高級教師。1967年出生于秦州區汪川鎮,1990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汪鈺林先生忠誠于教育事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教育戰線度過了二十一個春秋。二十一年中十五個年頭擔任高三年級的教學工作,碩果累累。先后榮獲市、區、校各級成績優異獎勵。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贏得了學校、社會、學生的普遍贊譽。
汪鈺林先生因職業和專業的緣故,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愛書、愛讀書、也愛藏書。愛藏書是他的癖好,歷經20年讀書藏書的過程,現有各類藏書3000余冊。在藏書方面已略有收獲的汪鈺林喜歡讀書,每天讀書5小時以上。每天必讀書目,單日讀經,雙日讀史,間隙博覽其他類圖書及各種報刊雜志。在讀書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序、有恒、有量、有質。
妻子,魏玫女士,大專文化程度,供職于麥積區新華書店。熱愛本職工作,曾兩次代表麥積店參加全省及全市新華書店系統知識技能大賽,并取得良好成績。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相夫教子,熱愛讀書。因為工作的便利,讀書的涉獵面較寬。女兒汪子菡,橋南聯中初中二年級學生,擁有課外書籍300余冊,歷史故事類居多,對勵志、學習方法類圖書感興趣。汪鈺林的家庭學習氛圍濃厚,有自覺學習的意識和明確的學習計劃。家庭對學習投入較大,除經常購買圖書,借閱圖書外,每年報刊的訂閱量也很大。有語文報、少年文史報、書法報、隨筆、少年博覽、中國書法諸類。家庭學習的環境較好。在家庭學習的氛圍中,父母能起到主導作用。他們重視言傳身教,善于傾聽孩子的呼聲,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學習模式。家風淳樸、環境整潔、鄰里和睦。家庭成員有正確的世界觀、遵紀守法、健康向上。他們在長年的讀書活動中取得了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獲取信息,增長知識。充分利用家中圖書、新華書店、學校圖書館的便利,以及現代網絡技術等社會資源,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家庭讀書活動。他們熱愛讀書、也熱心公益事業,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發生后,他們踴躍捐款表達愛心,能積極參與到所居住城市的創建活動中去,盡到一個城市居民的義務,起到了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