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走進大關中”新聞采訪團聚焦楊凌

(甘肅省“走進大關中”新聞采訪團聚焦楊凌)

6月1日,甘肅省“走進大關中”新聞采訪團抵達楊凌采訪。
楊凌示范區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部,東距西安82公里,西距寶雞86公里,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國務院批準的示范區規劃面積22.12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建成區約17平方公里。下轄一個縣級楊陵區,有4鄉1鎮1個街道辦事處,87個行政村,總人口20萬,其中城市人口8萬人。

楊凌是東方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據《史記·周本記》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官——后稷,就在這一帶“教民稼穡,樹藝五谷”,開創了中華農耕文明的先河。1934年,于右任先生與楊虎城將軍,在這里建立了西北地區第一所農業高等學!獓⑽鞅鞭r林?茖W校,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前身。此后的幾十年間,特別是建國以來,國家和陜西省在楊凌又陸續布局建設了包括兩所大學、5個研究院所、3所中專等10家農科教單位,聚集著農林水等70多個學科近5000名科教專門人才,被譽為“農科城”。
“楊凌模式”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召開座談會)
中國經濟網楊凌6月2日訊(記者李琛奇、實習生王春梅)作為中國的農業硅谷,楊凌示范區在城市化建設、科教體制改革、現代化農業模式及多元化農業科技推廣上做文章,近年來,楊凌模式正蓬勃發展,并取得顯著成效。
楊凌示范區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部,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國務院批準的示范園區規劃面積22.12平方公里。1997年7月29日,國家批準成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并納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序列管理,實行“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的領導和管理模式。在隨后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確立以楊凌為依托,建設全省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基地,要求把楊凌建設成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

楊凌示范區宣傳部長李成硯介紹楊凌示范區基本情況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楊凌示范區建成以來,把加快城市化進程、改善人居環境作為吸引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億元,城市面積、城鄉路網都得到了擴展,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通過科教體制改革,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機制初步形成,科教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加強。十多年來,楊凌先后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8萬余名,為西北乃至全國農業及農村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十年來,楊凌示范區積極進行農業科技推廣模式創新,已初步形成大學、企業兩大主體和農高會一大平臺的推廣格局。加大招商引資,推進產學研結合推動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成長起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導產業競爭力較強的高科技企業。同時,楊凌示范區還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在發展機制上,探索組織運營和服務保障模式。
“十二五”期間,楊凌示范區以建設“科技楊凌、人才楊凌、園林楊凌、富裕楊凌”為目標,實現科學發展和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