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 不辱使命
—天水市政協第五屆委員會五年工作回顧

25份調研報告,1347件提案,260余條意見建議,340余條社情民意,圍繞發展壯大我市裝備制造業,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等方面問題召開2次專題議政會……一個個數字,一項項成果,是過去五年市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在發展和進步的道路上留下的一個個堅實的足印。五年來,市政協與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為推進我市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議政建言 共謀發展
五屆市政協始終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發揮聯系廣泛、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履行職能,為促進科學發展議政建言,做出了重要貢獻。五年來,緊緊圍繞“十一五”規劃的落實和“十二五”規劃的制定、“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1135”區域發展戰略實施等重大問題,市政協開展專題協商,積極建言獻策,許多意見建議被轉化為黨政重要決策。同時,還先后就加強中小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做大做強花牛蘋果產業、加快天水祭祖圣地建設步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循環經濟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節能減排、農村沼氣建設等方面的問題,組織大會發言,開展調研、視察,提出意見建議,有力推動了我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旅游富市戰略的實施,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

心系民生 服務發展
民生問題大于天,市政協始終將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和改善民生作為履職的切入點和出發點。五年來,圍繞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社會熱點問題,五屆市政協開展專題調研視察,提出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有力地推動了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市政協還就城鎮困難群體醫療保障、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扶貧開發、體育場館建設、殘疾人事業發展、保障性住房建設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視察,共提出民生類提案450余件,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條,有力地推動了民生問題的解決。市政協還號召動員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扶貧濟困和社會公益事業,為人畜飲水、修路建校等捐款捐物1000余萬元,機關干部職工也踴躍參與社會救助活動,為玉樹、舟曲災區及殘疾兒童、困難職工捐款5萬余元。

加強協作 聚力發展
高度重視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社會團體的密切聯系,努力為他們參政議政搭建平臺,使各界群眾的利益訴求能在政協得到充分表達。堅持聯系民主黨派制度,不定期開展走訪座談,交流工作,溝通情況,及時聽取意見建議。注重在政協工作中突出黨派的特點,支持他們通過調研、視察、大會發言、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參政議政,對各黨派團體發表的意見和建議,市政協給予高度重視,積極采納。五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共進行全委會議大會發言34次,提出提案29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條。
發揮政協特約監督員、監察員、行風評議員的作用,積極參與重大工作、重要活動的監督工作,先后選派100多名政協委員參與全市干部考錄、效能管理督查、價格聽證、行政執法監督及機關作風測評、“五五”普法驗收考核等活動,代表界別及群眾認真開展檢查評議,履行監督職能,促進了行業和部門的作風建設,優化了發展環境。

團結奮進又五年。五屆市政協始終把促進社會和諧擺在政協工作的突出位置,增強和諧發展信心,搭建和諧發展平臺,開展幫扶活動,激發和諧發展熱情,為構建和諧天水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同時,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努力提高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參政議政的能力,為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使市政協機關形成了團結協作、遵紀守法、開拓進取的和諧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