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新絲路續寫新輝煌
——西部機場集團簽約托管天水、甘南、隴南、平涼機場紀實
王惠

韜光養晦,蓄勢待發。繼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實現陜、寧機場,陜、青機場聯合重組之后,西部機場集團跨省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入西北腹地。10月30日西部機場集團與甘肅省政府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接管天水、甘南、隴南、平涼機場。自此,西部機場集團跨省區域合作再添新成員,形成了“一主兩翼十四個支點”的航空發展格局。
根據協議,西部機場集團和甘肅省政府將建立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把甘肅機場建設好、運營好。協議明確了甘肅省政府將天水、甘南、隴南、平涼四地機場委托西部機場集團公司運營管理,雙方就共同做好天水、甘南、隴南、平涼四地機場建設、航空市場開發和運營管理等相關事項進行了詳細約定,西部機場集團公司享有四地機場資產的經營權和收益權,并承擔相應的安全、服務責任。
近年來,陜甘兩省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層次逐步提升,實現了互利共贏、共同繁榮。此次西部機場集團和甘肅省政府簽訂戰略協議,是兩省在民航領域的一次深化合作,對于密切兩省經濟社會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
機場屬地化改革的十年,也是西部機場集團扎根西部、艱苦創業的十年。西部機場人充分發揚勤勞質樸、務實進取的創業者品格,帶領陜、甘、寧、青西北四省(區)萬余名兄弟姐妹一起,志存“架構新的絲綢之路,促進西部空港大發展”的宏偉愿景,沐浴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春風,以千里西部一日還的豪邁,為西部民航事業激情守望,誓要為西部區域經濟騰飛續寫新的輝煌。
聯合重組——探索科學發展
2003年民航屬地化改革,掀開了中國民航發展史的嶄新一頁。和大多數業內企業一樣,西部機場集團也經歷著一個調整適應期,各方矛盾交織,在低谷中徘徊。
奮而崛起,路在何方?
西安,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關中—天水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承擔著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領帶動作用。
數據表明,以咸陽機場為起點,1小時航程可以覆蓋主要的中西部城市,2小時航程可以覆蓋中國70%的領土和85%以上的經濟資源,而3小時航程便能覆蓋全國所有的省會城市和主要的旅游城市。陜、甘、寧、青四省(區)區位相近、地緣相接,通過資源共享,可以形成規模效益、實現互利共贏。

是墨守成規,還是勇于突破?
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和民航局的關懷指導下,西部機場集團董事長何喜奎帶領新班子團隊審時度勢,迎難而上,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提出了“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航空市場為主戰場,以安全服務為兩翼,以效益為中心,以企業文化為支撐,促進西部機場集團公司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思路,將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專業化大型機場管理機構”作為戰略目標,強勢推進資產跨區域聯合重組。
2004年10月,陜、寧機場聯合重組,2006年3月,陜、青機場聯合重組,2007年6月、2008年11月,先后托管甘肅天水機場、寧夏中衛機場,形成了以咸陽機場為核心,銀川、西寧為兩翼,陜甘寧青四省(區)支線機場為支撐的航空運輸體系,成為全國第二大跨省區管理運營的專業機場西部機場集團。
宏觀控制、微觀放活。西部機場集團以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依托,將航空主業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員工程”,充分發揮集團化管理優勢,突破行政區劃界限,統一整合四省(區)優質資源,充分加大集團化市場運作體系建設,切實提高區域航空資源總體利用率,加速推進航空主業發展。西部機場集團核心咸陽機場,作為國家區域性航空樞紐機場之一,是各航空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節點。在咸陽機場的樞紐輻射帶動下,四省(區)各成員機場以點連線、以線成面,不斷完善航空網絡布局,實現了干支線有效銜接。聯合重組以來,各成員機場業務量全面增長,發展速度持續高于地方GDP增速和全行業平均增幅。
主動服務、爭取支持。近年來,西部機場集團與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機構建立起更加緊密、良性互動的政企關系。四省(區)黨委政府相繼設立了航空運輸發展基金,西部機場集團也積極促成國家民航局與四省(區)簽署了加快當地民航業發展的會談紀要。青海、寧夏兩省(區)還分別出臺了《關于促進民航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十一五”期間,西部機場集團有效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航空市場的沖擊,各項主要生產指標實現翻番,增幅連年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順利實現“保增長”目標。“十二五”開局之年,咸陽機場共保障旅客吞吐量突破2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穩居全國第8位,全球排名從2009年的第88位躍入前66位。銀川、西寧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300萬人次和200萬人次,支線機場網絡不斷完善,運輸實現持續增長。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西部機場集團不僅給陜西作出了貢獻,而且為青海、寧夏和甘肅作出了貢獻,‘十一五’期間,民航局對陜西計劃投資7億元,但實際投資21個億。西部機場集團所帶領的團隊在認真地干事,西部機場集團在諸多方面做得都很好,陜甘寧青四省(區)黨委政府充分肯定,所以民航局對西部機場集團很滿意,很支持。”
聯合重組以來,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持續顯現,不同地域間的歷史積淀與現代文明也實現了有效融合,以西部機場集團為紐帶,逐步形成我國西部獨具特色的跨行政區域經濟帶。自聯合重組以來,西部機場集團相繼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
事實證明,聯合重組戰略不僅體現著搶抓機遇的眼光和智慧,也考驗著搏擊市場的謀略和實力,其本身就是一個科學的命題,也始終彰顯了科學發展的主題。這一機場管理新模式被行業內外廣泛熱議,并在西部機場集團的具體實踐中不斷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開放包容——實踐改革創新
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增強企業活力,首先就是要加快體制改革,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
在國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號召下,西部機場集團按照“與現代企業制度接軌、與市場接軌、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管理標準,先后完成了自身和所有成員企業的公司化改革,建立起更加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新的管理機制和治理模式。2008年9月,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成為陜西省第一家完成改制任務的企業。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機場正逐步演變成為集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為一體的“零換乘”的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各大機場紛紛把機場建設作為競爭焦點和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國家有關部委和民航局相繼出臺向中西部機場建設傾斜的重要舉措,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和機場建設方興未艾,西部機場集團管轄西北四省(區),在這輪建設高峰中無疑更具優勢。
2008年6月,西部機場集團與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西部機場集團和香港中航西部機場集團等共同出資組建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中國機場業首家真正意義上的中外合資企業。該項目也成為近年來陜西省屬國有企業吸引外資最多的改制項目之一。在向現代企業制度轉型的道路上,西部機場集團作為大股東,積極消除與其他股東方的地域、文化差異,主動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使之與西部機場集團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在咸陽機場公司落地生根,并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外合資企業管理模式。引入外資以來,股份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日臻成熟,咸陽機場主業生產數據連年迅猛攀升,各方股東均給予一致好評。
今年3月,經過三年多的攻堅建設,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大項目,作為陜西省和民航局規劃的重點工程,咸陽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順利竣工,成為西部率先完成的大型機場建設項目,也成為陜西的標志性建筑。5月,二期工程順利投入運營,咸陽機場成為我國第九個進入雙跑道運營新時代的國際機場,也是目前我國第五個可以起降全球最大客機空客A380的機場。
主業興、百業興。西部機場集團各輔業公司也按照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思路,積極尋找利潤增長點,不斷提高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迅邦達貴賓服務、機場巴士、空港餐飲、南山溫泉等響當當的輔業品牌享譽行業內外,非航收入已占西部機場集團總收入的50%。今年初,西部機場集團抓住西安正在著力打造中國大型國際陸港、特大商貿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貿物流中心——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契機,對接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規劃建設,積極整合西安地區客貨運資源,成立航空地勤公司,擴大了企業規模,進一步延伸了服務鏈條,豐富了服務產品。截至目前,西安地區航空貨運業務逆勢強勁增長,地勤公司以驕人的業績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十一五”末,西部機場集團所有成員企業均建立起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西部機場集團自2007年以來,連續五年實現整體盈利,資產總額和收入已分別達到200億元和25億元,并涌現出四個產值過億、六個利潤過千萬的輔業公司。西部機場集團榮獲“陜西省保增長突出貢獻單位”。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肯定道:“這才叫與國際接軌,這才叫大手筆,這不僅僅是引進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引進了管理,引進了標準。”趙樂際指出:“西部機場集團的改革精神和創新模式,在陜西乃至全國都有示范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陜視察期間,何喜奎董事長向張德江副總理全面匯報了西部機場集團近年來的改革發展情況,張德江副總理充分肯定了西部機場集團發展成就,勉勵西部機場集團再接再厲,為我國航空事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以文化人——傳承企業精神
文化的感染力,沁人心脾、潤物無聲,使人受益無窮。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心工作,西部機場集團黨委擎起文化建設的旗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統領下,以“和合天地”的原創文化,影響和帶動四省(區)萬名干部職工,傳承企業精神,共同筑就和諧空港。
“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利益”,是西部機場集團的治企宗旨,是企業家創業發展的源頭,也成為干部職工愛崗敬業的不竭動力。西部機場集團黨委對領導干部提出“看精神狀態、看思路、看結果”的評價標準和“志向要高遠、情趣要高雅、行為要高潔”的道德要求,時刻警示各級干部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以高度的事業心和進取心,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西部機場集團領導班子多次被陜西省委組織部、省國資委黨委授予“四好領導班子”稱號。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西部機場集團始終銘記著身為國有企業的使命,為員工創造事業,為客戶創造滿意,為所有者創造財富,為社會創造文明。西部機場集團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廣泛宣傳“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高原機場建設神話。在玉樹抗震救災現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回良玉動情地對何喜奎董事長說:“這次玉樹抗震救災工作中,機場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你們干得好,很出色。”陜西省省長趙正永就西部機場集團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西部機場集團在玉樹抗震救災中反應迅速、組織有力、保障工作做得好,表現突出,樹立了陜西人民和企業的良好形象。”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授予西部機場集團“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以文化人,凝聚人心。多年來,西部機場集團黨委堅持一年一個主題活動,忠誠、誠信、責任,成為西部機場集團黨委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詞,這也與“愛國守信、尚德重禮”的陜西精神高度契合。西部機場集團黨委先后開展了四項教育、先進性教育、忠誠企業教育和企業文化培訓。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西部機場集團在2254名黨員中開展了“亮身份、作表率”活動,評選出100個創先爭優活動示范崗。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期刊發《西部機場集團在打造航空服務優質窗口中創先爭優》簡報,面向全國宣傳報道。2011年底,西部機場集團出版《文化成就企業》一書,全面回顧了西部機場集團改革發展歷程,是寶貴的歷史經驗總結,是全體員工汗水和智慧的結晶,成為指導西部機場集團未來發展的精神財富。
“十一五”末,西部機場集團實現旅客吞吐量2400萬,帶動經濟增長約700億,創造就業崗位約14萬個,何喜奎董事長榮選年度陜西十大經濟人物。西部機場集團公司黨委先后榮獲“陜西省理論學習先進單位”“陜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今年7月,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在聽取了陜西省委巡視組對西部機場集團領導班子巡視檢查的情況報告后指出:“西部機場集團班子好、班長好、干得好、成效好。班子的測評情況很整齊,特別是主要領導優秀率高、班子整體優秀率高。企業管理已達到業內一流水平。”企業文化的浸潤推動四省(區)的地域文明和地方經濟碰撞、交融,引領西部機場集團發展躍上一個新的臺階。西部機場集團被譽為陜西省屬國企改革的一面旗幟,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中的一張靚麗名片。
機場的建設和發展,是責任,是承諾,是福澤百姓的千秋大業。2010年8月,西部機場集團第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繪就了二次創業的宏偉藍圖。按照民航局全國機場布局規劃和“西部加密”的方針,“十二五”末,西部機場集團管理機場總數將達到20個以上。
站在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統觀西部民航的發展機遇,將跨區域聯合重組戰略進一步深化,正當其時。
西部機場集團勇挑重擔,勇立潮頭,對托管甘肅機場豪情滿懷。把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推動西部民航事業大發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