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市委統戰部充分發揮聯系面廣、智力密集等獨特優勢,動員統戰系統各單位和統一戰線成員,積極參與“雙聯”行動,成績斐然。
一是非公企業和非公人士全面參與。召開了全市非公企業和非公代表人士參與“雙聯”行動動員會議,倡議引導全市非公企業和非公代表人士以捐資捐物、扶貧開發、項目帶動、就業安置、勞務輸轉等多種方式參與“雙聯”行動。去年,全市非公企業和非公人士在“雙聯”行動中投資扶貧項目、捐款捐物達1700多萬元。這是繼2008年5.12之后,全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參與人數最多,捐助金額最大的一次愛心活動。
二是民主黨派充分發揮優勢。全市民主黨派各級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在捐資捐物達40萬元的基礎上,結合三下鄉、智力扶貧等社會服務工作,大膽創新,積極依靠黨派組織資源,搭建幫扶平臺。市民盟著重幫助村委理清發展思路,制定適宜的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積極銜接農業、信貸等有關部門,落實國家惠農政策,在幫扶村成立“天水天潤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同時,借助上級和外地民盟力量,由民盟中央社會服務部幫助確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民盟組織與天水結對子,銜接中藥材專業人士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市九三學社開展走進新農村考察調研活動,并協調九三學社中央領導和中科院專家來天水開展專題講座,建立了4個示范點,確定了長期幫扶項目。

三是扎實調研,獻智出力。全市系統各單位由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多次深入雙聯點,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在摸清村情,銜接溝通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反復論證,認真研究制定詳細的脫貧規劃,努力幫助解決群眾在農業基礎設施、主導產業培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難,盡心竭力為村民解難題、辦實事、謀發展。
四是統一戰線各領域廣泛動員。市民委著重在抓好民族特色產業和項目爭取上下工夫,根據村上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確定建設項目,把張家川縣陡崖村河堤架橋項目列入2012年的民族項目向上級部門申報。宗教界人士發揚扶貧濟困、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的優良傳統,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市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四個市級宗教團體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一次捐助善款6.8萬元用于雙聯工作。張家川縣委統戰部把“雙聯”工作與農村重點工作和季節性農業生產相結合。根據農時季節,掌握農民生產需求,送技術到田間,送政策到農戶,送項目到產業。秦州區委統戰部致力于村莊道路修建,硬化路面直通公路要道,修建河堤。秦安縣委統戰部根據本縣非公經濟發展良好的優勢,積極組織30名經濟界政協委員召開會議。協調號召甘肅重邦置業房地產公司等九家企業現場捐款近20萬元,用于云山鄉徐張村的各項扶貧工作。 (王璽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