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蘭州8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艷明 白麗萍)地處甘肅東部的天水,從6月20日至7月25日,連續遭遇四次暴洪泥石流災害,25日的暴洪泥石流災害損失尤為慘重,記者近日沿著還未完全搶通的道路,走進了災區。
一路泥濘,記者的腳底下沒有一塊堅硬的路面,都是濕滑的泥路。舉目四望,到處是被沖毀的房屋、殘缺的墻面以及搖搖欲墜的電線桿。
“農民攢點錢不容易,10多年辛辛苦苦,就蓋了幾間房子,一場洪水啥都沒了,多年都翻不了身。”秦州區娘娘壩鎮柳林村村民張伯伯家的房子已嚴重損毀。“全村房子幾乎都被毀了,就連地里的莊稼也被毀了。”

天水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提供的災情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山洪泥石流災害已造成24人遇難1人失蹤,造成秦州、麥積等7個縣區的123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122.26萬人次受災,7000多戶居民房屋倒塌、超過11萬畝農作物受災,道路、水電、通訊等大量基礎設施損毀。
在災情最嚴重的秦州區娘娘壩鎮,7月25日的暴洪泥石流災害中,一度有20個行政村失去聯系,其中3個行政村失去聯系長達50多個小時,全鎮2.8萬人目前已經有1.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正在災區指揮搶險救災的天水市秦州區副區長李子園介紹說,今年進入汛期以來,天水市已連續發生4次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尤其是“7·25”特大暴雨,降雨量之高、范圍之廣、危害之大為百年不遇。至7月27日,降雨量最高的娘娘壩鎮錢家壩村達到894.5毫米,白家河最大洪峰流量達1100立方米每秒。

“多虧當天晚上,村上干部叫的早,要不連命都沒了。”提起暴洪災害,麥積區馬跑泉鎮大溝村村民張選忠激動地說,“晚上10點多一點,村上就喊喇叭,讓趕緊轉移,”張選忠當時正哄孫子睡覺,“屋里人聽到后,沒多想,抱著娃娃都跑出屋了。”
所幸,張選忠同村的村民們都順利轉移,在逃出去不久,房屋就被山上兇猛的泥石流沖毀了。“現在只能看見房屋的痕跡,有的房屋被泥石流沖的直接移位,房子被沖至距離原來位置的60米處,太可怕了。”
面對連續發生的暴洪泥石流災害,天水市各縣區對受災群眾進行了緊急轉移安置。通過緊急調運救災帳篷設置臨時安置點、組織群眾投親靠友等辦法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目前全市分散安置受災群眾8萬多人,集中安置3萬多人,設置災民安置點18個,緊急調撥帳篷1200多頂、被褥2700套、米面4300袋、食用油1750公斤等各類應急物資,基本保證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住在1號帳篷里的娘娘壩鎮馬家壩村村民白金海說,從7月26日,他家9口人都被臨時安置到了這里,生活上基本有保障,每天都能吃上一頓熱乎飯。“現在只希望,我們受災的家園能盡快恢復重建,過上正常的生活。”白金海感慨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