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隴山立遠林場發生森林火災
王三運劉偉平要求加緊滅火科學撲救防止次生災害
截至27日下午明火已基本撲滅

(這是3月26日晚拍攝的森林火災現場。3月26日13時許,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所屬的散岔管護站發生森林火災。火災發生后,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緊急啟動森林火災撲救應急預案,先后調集地方撲火隊員400多人和120名森林武警官兵前往火場開展撲救工作。截至27日14時,火場1000米左右的明火線已基本撲滅,進入清理和隱患排查階段,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起火原因和過火面積正在調查中。新華社發)

(3月27日,森林武警官兵在全力撲救余火。 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
甘肅日報蘭州3月27日訊 (記者白德斌)3月26日13時許,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發生火災,過火面積200余畝。今天下午,火災現場風力減弱,火勢蔓延減緩,各項撲救工作緊張進行。
火災發生后,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要求,立即組織省市有關方面加緊進行滅火,力量要從附近調度組織,特別是注意科學撲救,防止次生災害。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要求,組織力量盡快撲滅火災,并查明原因,吸取教訓,嚴防此類火災再次發生。
按照部署要求,天水市政府、省林業廳、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小隴山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迅速成立前線指揮部,研究制定了撲救方案,組織力量全力進行撲救。今天,撲救人員分成四隊,劃區域進行撲救。
據悉,立遠林場主要植被為闊葉林及少部分灌木林,此次火災屬地表火,燃燒物為落葉與干草。火災現場周邊4公里內沒有村莊。
甘肅日報天水訊(記者趙建卿)3月26日,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發生森林火災。火災發生后,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500多人的搶險隊伍趕赴火場進行撲救。截至27日下午,火場明火已基本撲滅。據初步估算,火災過火面積200余畝。
3月26日13時許,小隴山林區立遠林場所屬的散岔管護站44號林班職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林區不明原因起火。管護站在第一時間向小隴山林業實驗局防火辦進行匯報的同時,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火場滅火。
接到火情匯報后,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向省、市、區防火辦匯報的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小隴山森林公安火速前往救火。與此同時,天水消防支隊、武警森林天水大隊等相繼派出救援力量,馳援火場。下午3時許,火災現場風力大作,火情呈進一步蔓延趨勢。
3月27日中午,記者在火災前線指揮部采訪時了解到,散岔管護站林區距離天水市區140余公里,林帶資源以闊葉林和部分灌木林為主,地處渭河峽谷地帶,起火地段土壤為沙礫土,山勢陡峭,部分地方為懸崖峭壁。火災發生時,地上積了整整一個冬季的落葉和蒿草被瞬間點燃,因林區風向不定,著火的落葉四處飄散,加上復雜的地理形勢,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此次火災共發現著火點4處,因道路不通,最遠的一處徒步攀爬需2個小時,最近的1處也需40分鐘。在坡度40至70度的山坡上,救火人員趕赴火場時,均需背負20公斤的水袋艱難攀爬。
3月27日11時30分許,突然而至的一場春雨,幫了連夜奮戰、已經疲憊不堪的滅火隊員的大忙。到13時許,雨越下越大,火勢得到明顯控制。13時30分許,山上明火已基本撲滅。
3月27日18時許,從現場返回后,記者從電話中了解到,火災現場已由撲救轉入控制階段。預計3月28日將進入火災清理階段。等火場完成清理后,技術人員將會對林區損失情況進行勘驗和評估。火災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
王璽玉在部署小隴山立遠林場火災撲救工作時要求
徹底清理火場 防止死灰復燃

(徒步開進 通訊員 王金朝 攝 配圖:天水在線)

(艱難跋涉 通訊員 王金朝 攝 配圖:天水在線 )
甘肅日報蘭州3月27日訊(記者朱婕 通訊員王瑞欣)副省長王璽玉今天來到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作戰指揮中心,通過應急指揮平臺,了解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火災現場撲救情況,慰問一線作戰官兵,并對滅火防火工作作出部署。
王璽玉強調,要徹底清理火場,防止死灰復燃,嚴格落實責任,杜絕麻痹大意思想,做好余火清理工作。要查明火災原因,嚴肅追究責任,按照程序,多方配合,深查深究,如屬人為,依法依紀嚴肅處理。要總結成功做法,完善工作機制,認真總結軍地雙方有效互動、防火滅火、領導指揮、工作運行等機制,不斷提高防火滅火水平。要汲取火災教訓,完善相關措施,解決好群眾宣傳教育、管護責任落實、防火措施配套、責任追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加大經費保障,逐步改善基本條件,加強滅火裝備、林區通信道路和非專業隊伍建設,把森林防火滅火工作做實做好。
小隴山立遠林區發生森林火災
王三運劉偉平要求加緊滅火科學撲救防止次生災害 過火面積200余畝,截至27日下午明火已基本撲滅

(撲打明火 通訊員 王金朝 攝 配圖:天水在線)

(撲打明火 通訊員 王金朝 攝 配圖:天水在線)

(清理余火 通訊員 王金朝 攝 配圖:天水在線)
蘭州晨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3月26日,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區發生森林火災,過火面積200余畝。火災發生后,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要求,立即組織省市有關方面加緊進行滅火,力量要從附近調度組織,特別是注意科學撲救,防止次生災害。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要求,組織力量盡快撲滅火災,并查明原因,吸取教訓,嚴防此類火災再次發生。
按照部署要求,天水市政府、省林業廳、森林武警甘肅總隊、小隴山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迅速成立前線指揮部,研究制定了撲救方案,組織力量全力進行撲救。3月27日,500余名撲救人員分成四隊,劃區域進行撲救。
據悉,立遠林場主要植被為闊葉林及少部分灌木林,此次火災屬地表火,燃燒物為落葉與干草。火災現場周邊4公里內沒有村莊。
林區起火 地形復雜救火難度大
3月26日中午12時許,小隴山林區風刮得很大。立遠林場所屬的散岔管護站44號林班職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林區不明原因起火。情急之下,管護站第一時間向小隴山林業實驗區防火辦進行匯報,同時急忙組織人員趕赴火場。
接到火情線索后,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向省、市、區防火辦匯報的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小隴山森林公安火速趕赴火場。與此同時,天水消防支隊、森林武警天水大隊等相繼派出救援力量馳援火場。
3月27日,記者在火災前線指揮部采訪時,前線指揮部副總指揮沈占江介紹,散岔管護站林區距離天水市區140余公里,林帶資源以闊葉林和灌木林為主,地處渭河峽谷地帶,而起火地段土壤為沙礫土,山勢陡峭,部分地方為懸崖峭壁。經當時初步估算,過火面積200余畝。火災發生時,地上積了整整一個冬季的落葉和蒿草被瞬間點燃,因林區風向不定,著火的落葉被風刮得七零八落。復雜的地理形勢,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不小的難度。
據了解,此次火災共發現著火點4處,因道路不通,最遠的一處徒步攀爬需2個小時,最近的1處也需攀爬40分鐘。在坡度40度至70度的山坡上,救火人員趕赴火場時,均背負20公斤的水袋在上面艱難攀爬,很是辛苦。
甘霖助力 500人降伏“火魔”
據副總指揮沈占江介紹,火災發生后,森林武警、森林公安、林場職工、當地村鎮群眾共500余人投入撲救工作,因措施得力,火災救援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3月26日夜間,在現場值守查看火情的林場職工幾乎一夜未合眼。在山下,部署第二天救援工作的前線指揮部會議則一直開到次日凌晨3時許。清晨6時,自帶干糧、背上水袋,由523名官兵、群眾組成的救火隊,重新上山,新一輪的滅火攻堅戰打響了。
3月27日中午11時30分許,淅淅瀝瀝的一場春雨,讓本已疲憊的滅火隊員頓時歡呼雀躍。下午1時許,雨越下越大,借力“甘霖”,火勢得到明顯控制。
下午1時30分許,剛剛從火場下山的一名森林武警告訴記者,山上明火幾近撲滅,救火人員正對燃燒過的灰燼和被燒毀的枯樹枝用鐵鍬進行仔細翻看,一旦發現有煙霧冒出,便會有撲救人員立即趕到煙霧點,將灰燼中的火苗深埋起來防止復燃。
當天下午5時許,從現場返回后,記者通過電話了解到,火災現場已由撲救轉入控制階段。預計3月28日將進入火災清理階段。等火場完成清理后,技術人員將會對林區損失情況進行勘驗和評估。火災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