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實施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全面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
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鈞
今年是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十五周年。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社會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為解決人民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職工住房困難,推行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制度。條例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住房公積金制度進入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的新時期,對于深化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強化住房公積金歸集管理、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市的住房公積金制度起步于1993年,全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于2002年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要求進行了調整,并于2004年10月正式掛牌。十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條例》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住房公積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和受益面不斷擴大,資金歸集、管理、使用和監(jiān)督體系不斷完善,廣大職工通過住房公積金貸款解決住房困難的能力不斷增強,住房公積金制度建設受到了人民群眾與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參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建立公積金單位2004家,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由2002年底的5.3萬人增加到2013年底的16萬人,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余額由2002年底的742.2萬元增長到2013年底的7.4億元,支持8320多戶中低收入職工家庭購買了住房,住房公積金的使用為全市廣大繳存干部職工實現“住有所居”做出了積極貢獻。
解決好百姓的住房問題,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的目標和重點工作之一。作為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市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地區(qū)、行業(yè)之間發(fā)展不平衡;部分單位和個人對住房公積金制度認識不足,在非公有制企業(yè)中建立面較窄,違規(guī)繳存現象依然存在;管理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和市場發(fā)展的需要,風險防范有待進一步加強等。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應當按照住房保障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優(yōu)化服務功能、提升監(jiān)管水平,充分發(fā)揮住房公積金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制度優(yōu)勢,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
一是進一步拓寬覆蓋面,使住房公積金制度惠及更多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各單位應盡的義務,也是職工應享受的權利。各單位應該自覺遵守《條例》規(guī)定,依法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切實維護包括非公有制企業(yè)在內的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加強宣傳引導,鼓勵更多單位和個人參與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全社會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斷加大住房公積金行政執(zhí)法力度,建立健全繳存住房公積金檢查的長效機制,做到應建盡建、應繳盡繳。
二是充分發(fā)揮住房保障作用,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困難。按照省上“控高提低”的要求,合理解決各縣區(qū)、各行業(yè)之間繳存不平衡的問題,超比例、超基數違規(guī)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須將比例和基數降到規(guī)定范圍之內,繳存比例較低的地區(qū),須有計劃地逐年提高比例。堅持以民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和業(yè)務品種,為群眾提供門檻更低、額度更大、期限更長、手續(xù)簡便、還款靈活的貸款政策,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房。合理有效使用增值收益,提高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充分發(fā)揮公積金制度的社會公益性功能。
三是強化監(jiān)管,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住房公積金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不僅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按照“科學、規(guī)范、有序、高效”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理念,簡化服務流程,規(guī)范資金運作,提高管理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水平。進一步完善監(jiān)管體系,強化財政、審計等部門的職能監(jiān)督作用,廣泛接受職工內部監(jiān)督和社會公眾監(jiān)督。積極探索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和風險化解機制,從源頭提高防范住房公積金資金風險的能力,確保人民群眾利益不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