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在線航拍圖片)
今年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化解經濟下行壓力,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全市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為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
據相關部門發布的上半年指標來看,天水市實現生產總值189.87億元,同比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5億元,增長9.7%;固定資產投資288.2億元,增長2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4.1元,增長12.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564元,增長14%。以上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在全省的位次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項目建設
省委省政府提出,“3341”項目工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時期全省經濟工作的著力重點。今年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以“3341”項目工程為主線,加大項目謀劃、爭取和實施力度,投資拉動效應不斷顯現。
天水市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今年以來共爭取國家和省上投資項目303項,總投資69.85億元,落實國家資金17.95億元,省上資金4.39億元;申報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273項,總投資1117.3億元,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1008.07億元。
天水市在項目建設的投融資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8月9日上午,在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石川村,總投資18.25億元的天水市城區引洮供水工程開工。這一項目開啟了我省水利改革發展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嶄新篇章,成為了甘肅水利史上第一個采用市場化融資模式運作的重大水利項目。今年以來,天水市和省水利廳探索創新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從由國家投入為主的“一條腿”走路模式,轉變為申請國家補助與爭取銀行貸款、結合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水利建設投融資渠道。這一工程線路總長166.97公里,年設計供水能力5548萬立方米,預計2017年年底建成。工程通水后,將惠及天水市城鄉80萬群眾。
2014年,全市市級領導包抓的100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1258.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9.71億元;40個預備項目,估算總投資1056.6億元。
天水市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蘭洽會”等平臺,加強項目推介和跟蹤洽談,成功簽約城市有軌電車、蘇寧廣場、麥積區街子古鎮文化影視產業區、天水文化博覽城等一批大項目。今年以來,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15項,總投資498.31億元,擬引資497.31億元;實施續建項目145項,到位資金102.97億元,新建和續建項目到位資金181.4億元,同比增長38.22%。

轉變發展方式化解下行壓力
今年以來,天水市堅持把提升改造傳統產業與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結合起來,依托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重點發展航天育種產業,加快甘肅天水航天育種示范區建設,累計選育38個航天農作物新品種,在全國25個省區推廣面積247.5萬畝;加快發展以數控機床、智能電工電器為主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集成電路封裝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制藥產業;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電子商務企業達33家,年銷售額9.6億元,上規模的物流配送企業50多家,銷售總額15億元。
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方面,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等八個農業示范園區和100個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進展良好,果品、蔬菜、畜牧、勞務四大支柱產業快速發展。
同時,工業方面也是捷報頻傳。天水卷煙廠易地技改、長城電工電器產業園、華天科技產業園二期等項目加快實施,艾復康膠囊、高能鎳碳電容電池、藍寶石等項目達成合作意向,與上海勝華電纜集團、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公司分別簽署了項目建設協議和投資意向書。
商貿旅游也加快了發展速度,甘谷物流園一期竣工運營,天水商貿城、武山洛門蔬菜批發市場、秦安小商品城等項目進展良好。全市旅游和文化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麥積山石窟進入“世界遺產名錄”,麥積山溫泉度假酒店開業運營,秦州區佳·水岸小鎮、秦州印象、甘谷大像山文化主題公園等文化旅游項目進展順利。
天水市把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推動轉型跨越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中央和省上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出臺了《天水市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施辦法》,設立了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從財政獎補、稅收獎勵、融資扶持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扶持小微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
據悉,天水市財政每年安排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同時整合市科技成果轉化、裝備制造業發展、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加強非公企業小額擔保貸款服務體系建設,在部分非公企業中專門確定了技術人才事業編制,全面實施非公企業經營管理者輪訓計劃,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及人員培訓、人才引進等方面的問題。
目前,全市有各類非公經濟主體8.3萬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達138家。

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天水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把握方向,遵循規律,突出重點,優先抓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改革任務的落實,各項改革有力有序推進。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確定16個專題,提出了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理清了改革的任務單、路線圖、時間表。
在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面,天水市及各縣區明顯加快了實施步伐。對保留實施的審批項目在媒體上進行了公布,已全部進駐市政府政務大廳辦理;電子政務平臺基本建成,成立了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心,促進了公共資源交易的規范化。
在國有資產監管方面,天水市積極推動全市經營性國有資產逐步實行統一監管;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調整優化企業股權結構,探索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完成了22戶廠辦大集體企業的調查摸底、審核界定和職工認定工作;加快企業上市融資步伐,風動公司上市輔導和規范股權工作基本完成,鍛壓公司上市輔導和股改工作有序推進。
天水市率先在全省啟動了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每個縣區確定一個鄉鎮,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農村基礎設施建管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探索創新,為全市穩步推進農村改革積累經驗。
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土地流轉面積8.7萬畝,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72.5萬畝;新命名市級重點龍頭企業44家,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34家(國家級2家、省級27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13家,總數達到1711家。
天水市還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完善林業雙重管護、林權流轉、抵押貸款等制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累計完成林權流轉71.67萬畝,截至目前,林下經濟實現產值1.75億元。
天水市委市政府將盯緊重點領域,加快推進節奏,對今年全市確定的14個領域118項改革事項,該破題的破題、該推進的推進、該試點的試點,該年內完成的堅決完成,年底對賬銷號,最大限度激發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