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熊園) “正月里,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走親訪友,主人家來不及給到訪的親友搟面時,下一碗掛面也算是一種禮遇。”在天水不少的村莊,制做掛面是一門幾乎人人都會的傳統手藝,制作時間一般從每年11月開始,一直持續到臘月里。而有十多道工序的手工掛面也越來越被當地人重視,這里面不僅包含一種工藝的傳承,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延續。
臘月二十八一大早,天水市麥積區廖家莊的廖元寶和兒子就開始張羅著,把前一天掛好的面,重新拿到院子里晾曬。廖元寶一邊往架子上掛面,一邊給記者介紹著天水手工掛面的傳統。“天水手工掛面的制作歷史少說也在200年左右,雖然不同的村子制作歷史長短有差別,但是大的制作工藝是類似的。”廖元寶告訴記者,從自己記事起,家里就有了掛掛面的傳統,現在他剛滿5歲的小孫子也開始看著他掛掛面。每年11月左右,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開始做手工掛面,一直持續到臘月里。春節期間,主人家來不及給到訪的親友搟面時,下一碗掛面也算是一種禮遇,這也使得手工掛面成了天水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種年貨。
廖元寶說,自己作為天水人,希望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制作掛面手藝傳承有序,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