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加強制度建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宗教工作的意見》、《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共天水市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發展的意見》、《中共天水市委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涉及統一戰線工作的規范性文件16個,涉及統一戰線工作各個領域,為了推動這些文件的貫徹落實,還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統一戰線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道路,提高了全市統一戰線工作水平。
二、加強隊伍建設。高度重視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任用,堅持“走出去”培訓黨外代表人士,連續三年在廣州、珠海、上海等地舉辦黨外代表人士和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并成立了天水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上海分會,在我省同類工作中尚屬首創。在市委黨校舉辦統戰干部培訓班及民族宗教、非公人士等專題培訓班。選拔任用近20名黨外干部、統戰干部任職掛職。
三、創新統戰工作。一是全國首創在統戰成員中開展了“五星建功”人物評選,在非公人士中開展“四大雙百”行動,受到中央統戰部、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高度重視,進一步擴大了統一戰線影響,調動了統戰成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性。二是改變以往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各自組織分散調研活動的模式,組織開展聯合調研,推動了黨外人士全面了解市情,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工作。三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推動了省市支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優惠政策落實;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六進”等活動和政策法規培訓;教職人員參加社保工作和生活補助費發放工作順利進行;探索創新并建立宗教領域不穩定因素管控機制,加強對非法宗教活動和宗教地下勢力骨干人員的管控,確保了民族宗教領域和諧穩定。四是建立健全市直部門、企業、高校統戰工作機構,出臺《中共天水市委統戰部關于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健全統戰工作機構的意見》,建立黨政領導干部聯系黨外代表人士的交友制度;成立天水統一戰線“同心”藝術團,統戰工作領域進一步拓寬,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五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組織建設年活動”等,進一步鞏固了多黨合作基礎,黨派成員支持改革服務發展的共識逐步形成,民主黨派發揮職能作用得到提升。六是通過開展制約非公經濟發展“三門”問題專項調研等,有效解決制約非公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通過“四信”教育及“四大雙百”活動,深入推進光彩事業,引導非公經濟及非公人士奉獻社會,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在捐建基礎設施建設、技能培訓、勞動力輸轉、安排就業、救助貧困學生和失學兒童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為社會公益事業捐助金額累計5000多萬元;“民企隴上行”專項活動中,簽約項目9個,簽約資金51.3億元;行業商會、異地商會、鄉鎮商會等基層商會組織通過以商招商,引進資金20多億元。七是建立并完善了400名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數據庫,市領導對口聯系黨外人士聯誼交友順利開展,黨外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教育培養實現全覆蓋,工作取得新成績。八是促成了首次海峽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活動,牽頭承辦大陸、臺灣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活動;多批次組團開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促成了一批臺資企業和我市企業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