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通知

五集紀錄片《麥積山石窟》第五集《東方的微笑》將于今晚24:27分(次日零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中華民族》欄目播出。歡迎收看。
五集紀錄片《麥積山石窟》 節目預告
第五集 《東方的微笑》
雕塑,追求的是凝固不朽的美。佛教,探索的是流動變化的永恒。在千年的塵埃之下,麥積山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們傳承著這些佛像的生命力,醞釀出流動的永恒,雕琢著飽經滄桑的--東方的微笑。
位于麥積山西崖的三尊大佛始建于隋代,佛祖的目光穿過麥積山濃濃的秋色,在人間的上空低垂。1982年的春天,麥積山石窟研究所正在對西崖大佛進行修復,一名工匠的手突然在佛祖臉上碰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這名工匠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卻驚喜地發現這是一個寫滿文字的碗,這個碗的出現揭開了麥積山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接下來,專家們很快又在碗的底部發現了三個有點模糊的名字“高振同”
這個三個字把我們帶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南宋紹興年間,一個叫高振同的甘谷縣工匠在維修大佛的時候,不經意地將一個宋代耀州白釉瓷碗遺落在了大佛的“白毫相”中。他不曾想到這只用來調色的瓷碗使他流芳百世,而成為麥積山石窟史上最著名的工匠。
麥積山腳下,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村莊。這里的人們大多數都是農民。牟常有師傅的家離麥積山石窟十幾里地,用牟常有的話說他從村莊里抬頭就能看得見這座神奇秀美的神山。他不同于一般的農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的修復師。每天,牟常有都頻繁地往返于村莊和麥積山石窟之間,這一來一去便走了人生的二十八個春秋。這些生活在麥積山周圍的人們,似乎天性般的被這座孤峰山所吸引,他們用自己的行為默默地回饋這片生養他們的土地。
走過了歷史的輝煌,麥積山隱藏在千年的歲月中。穿越歷史的晨鐘暮鼓,這些微笑的佛像在麥積煙雨中時隱時現。那些來自于麥積山腳下的人們,那些世俗的微笑,佛陀的微笑,帶著人們對平凡美好生活的向往,永遠地定格在了秦嶺深處麥積山的石窟里,它們沉淀著歷史的韻味,向世界展現著這來自東方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