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精準扶貧的“+”號行動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丁曉剛 劉延海
天水市把精準扶貧與“互聯網+”行動緊密相聯,讓農民廣泛的與互聯網“聯姻”,花大力氣培養農業產品銷售創客的同時,努力拉近天水果品資源與消費者的距離,用網絡建立天水果品的消費認同。如今,你在網上可以24小時實時看到天水秦州的櫻桃如何一夜變紅,看到秦安農民碩大的桃子如何垂在枝頭,更可以看到清水縣正在慢慢成熟的近40萬畝核桃在綠葉的掩映下探頭探腦。一批批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大山,由此,錢———像雪花一樣裝進農民的腰包。

秦安縣是我國有名的蜜桃之鄉,上百萬畝的蜜桃是如何成熟的?當秦安的農民和客商向外宣傳秦安人的綠色種植、無公害產品時,總覺得有點抽象,消費者也覺得有“王婆賣果”之嫌,為了讓農民增收得到實惠,秦安縣首先把網上賣果變成網上宣傳果品。于是,網上銷售量也突增。

都說秦安的桃子甜,可秦安人的桃子是如何種的,生長的環境如何?愛吃桃子,且家住西安的劉大媽總是讓秦安的朋友給她發彩信,秦安縣365天每天24小時在線實時直播的“互聯網+秦安蜜桃”,滿足了她的這一愿望,她不僅自已看著秦安桃子如何長,還邀來朋友一起賞,蜜桃成熟季節每天從網上訂一箱,與朋友分享。當她看到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的秦安縣劉坪鄉何灣萬畝桃園的累累碩果,看著田間地頭的太陽能殺蟲燈、沾蟲板、防霜機并身臨其境觀察秦安蜜桃的成長過程得到快樂后,劉大媽真的成了秦安蜜桃的粉絲,還張羅著讓女婿當了桃販子。

今年5月天水櫻桃成熟的季節,天水市秦州區煙鋪櫻桃園對“互聯網+煙鋪大櫻桃”視頻監控設備和網絡數據傳輸進行調試。經過一周的緊張施工,將光纖接入到櫻桃園,第一次實現了櫻桃成熟、采摘、銷售、物流的現場24小時直播。一位新疆客戶告訴記者,他是在網上看到櫻桃園24小實時播出現場后來天水采摘櫻桃的。“天水的櫻桃我一邊在新疆批發,一邊讓消費者看實際生長過程,大大地提高了銷量。”

天水市把互聯網鏈接到扶貧工作中,加快電子商務和貧困村、貧困戶的“聯姻”,計劃在未來2年,逐步實現90%以上的貧困村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自產產品的目標,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日前,天水市首個鄉級精準扶貧網點清水縣“豐望鄉精準扶貧網店”正式營業,盡管當地的蘋果還在生長期,但網店已經有了好幾批預購訂單。

電商銷售不僅解決了山區蘋果的賣難問題。在清水縣,隴東鄉電商扶貧工作站成立不久,就有外地一家擁有10多個“皇冠級”網店———專門進行網絡農特產品直營的公司,從隴東鄉“農特產品淘寶直營店”里發現了“寶貝”。一次性就與隴東鄉簽訂了500萬元的訂單,全面銷售今年夏秋隴東鄉的核桃、花椒、土蜂蜜、土雞蛋、野生藥材等優質農產品。為此,隴東鄉政府還給全鄉的貧困戶建立了優勢產業的電子檔案,把每個貧困戶的農副產品全部登記在檔,并優先銷售。當前,天水市有各類電子商務企業500多戶,注冊資金9.2億元。它們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按照“企業+農戶+基地+協會”的模式開展電子商務,今年上半年農產品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100多萬元,同比增長13%,涉及各種水果、蔬菜、蜂蜜、中藥材、雜糧面、花椒等農副產品。目前,天水市正在籌建電商中心,截至6月底,已完成農村區域38個鄉鎮102個行政村的光網建設,網絡覆蓋率達到76%。按計劃,天水市依托“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工程,打造“電商縣區”、“電商鄉鎮”、“電商村”,最終實現“縣區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鄉鎮有電子商務服務站、網絡延伸村有電子商務服務點”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