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根據中宣部、省委宣傳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宣傳報道意見》有關安排,市委宣傳部組織省屬駐市和市屬主要媒體,于12月8日啟動天水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大型采訪活動。天水日報全媒體開設“天水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大型采訪”專欄,對記者采訪的稿件進行刊發報道,多角度、全方位充分反映各地各條戰線改革開放取得的新成就、展現的新面貌、發生的新變化。
師存喜老人的幸福生活

(采訪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
12月10日,記者隨天水市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采訪團來到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這里有讓農戶在家門口致富的扶貧車間、有貧困戶新喬遷的異地扶貧安置點,還有讓孤寡老人樂享幸福晚年的五保家園。

麥池村“五保家園”就座落在麥池村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40座整齊排列的白墻青瓦間。當記者走進五保家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個一座布局精致的四合院,院內四間獨立的小套房彼此相連又相互獨立,套房內客廳、廚房、臥室一應俱全,并配有沙發、茶幾、電視柜、電炕等。在其中一件小套房里,記者見到了師存喜老人。

談起以往的生活,老人感慨萬千,“我年輕的時候,我們村那些沒有兒女,沒有勞動能力,生活無依無靠的農村孤寡老人大多都以乞討為生,凍死、病死的很非常常見。我今年64歲了,自己一個人過了大半輩子,也習慣了,但是從前些年開始,經常一到晚上的時候我就胡思亂想,睡不著覺,就害怕哪一天雨下大了,把我埋在土房子里都沒人知道。你看看現在,我搬進了五保家園,不僅住上了政府給我蓋的新房子,連吃穿就醫都由政府管了,閑了還可以找旁邊的老馬“諞個傳”,現在一想,這幾十年的變化真是天上地下!闭f起現在的生活五保老人師存喜動情得說道。

(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五保戶家園)
師存喜告訴記者,自己是40年前從秦安縣搬來麥池村的,沒啥文化。年輕的時候一直在河南、江蘇打工,后來年齡大了干不動了就回來務農。“我沒搬進來的時候,鎮上和村上的領導每個星期都過來看我呢,經常給我拿些米面油,還叮囑我要照顧好身體,F在就更不用說了,你看我現在住的房子,不僅一分錢不用掏,政府還每個季度給我們補助1400元呢。感覺黨和政府的政策真的好,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們這些沒有子女的孤寡老人!睅煷嫦哺锌。

(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五保戶家園)
“我們村以前是深度貧困村,村里的孤寡老人由最初的無依無靠到吃低保,再到如今的‘保吃、保住、保穿、保醫、保葬’政策的兜底,這幾十年我們村的發展有目共睹,老人們的生活也有了全面的保障!鼻赝ゆ傸h委副書記、麥池村包村干部汪茂才告訴記者。

(清水縣秦亭鎮麥池村五保戶家園)
除師存喜外,五保家園還住著馬成祖、任桃兒和王烈女三位五保老人。這四位老人是目前生活還能自理的,對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我們就安置在五保家園集中供養,老人的吃飯、穿衣和就醫都是由我們負責的;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們就集中送到縣中心敬老院,由專業人員照料。”汪茂才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不僅要給每一位老人配一臺電視,還會積極爭取配備健身器材,讓我們的五保家園設施更加完善!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