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提升全市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能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助力“4+2”農業產業振興行動。5月14日—17日,天水市農業農村局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了“天水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遠程監測預警與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市、縣區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市農科所、市果樹所、市果業辦、市農技中心、市縣區植保植檢站技術骨干共50余人參加培訓。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史延春參加培訓并作開班講話,強調市、縣區植保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盡快適應由于機構改革對植保工作的新變化、新發展要求,以這次培訓班為契機,不斷加強業務知識更新,增強工作本領,充分發揮技術力量,為我市農業產業振興保駕護航。當前,全市小麥生長期陸續進入楊花-灌漿期,隨著近期有效降雨和氣溫升高,條銹病將會大范圍擴散流行,蚜蟲進入為害盛期,也是防治關鍵期。各縣區要加強監測調查,及時發布預警,強化技術指導,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全力抓好當前以小麥條銹病為主的夏糧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同時要加強進口糧食外來有害生物、草地貪夜蛾等有害生物疫情的監測與阻截、農藥市場監管等工作。

培訓班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院長胡小平教授、王保通教授、孫廣宇教授、魏永平教授、省植保植檢站站長劉衛紅研究員分別就“作物病害的監測與預警”“小麥主要病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蘋果病害識別與防控”“創新發展全力打造面向社會服務新基地”“馬鈴薯主要病蟲害診斷與防控”作了專題授課。組織學員先后現場參觀了興平市小麥赤霉病遠程預警監測點、楊凌農業科技創新園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的植物、土壤、昆蟲標本館,詳細了解了“西農云雀”小麥赤霉病遠程監測預警設備的操作與運行原理等。培訓期間,學員與專家就生產中遇到實際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培訓班達到了預期效果。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