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水市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及時安排部署,認真開展督導排查,抓好整治整改落實,加大力度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整改機構。及時傳達學習貫徹《甘肅省畜牧獸醫局關于印發省紀委〈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調研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精神,成立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反饋問題整改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確保整改問題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全面開展畜禽養殖環境環境污染治理、推進全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由“治”到“用”的根本轉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造“甘味”畜產品品牌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高度重視,及時安排部署。我市畜牧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天水市全面強化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推進會議暨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精神,并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工作納入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管理內容,簽訂了責任書。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市防制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長暨畜牧工作會議就抓種養循環發展,落實好武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打造高質量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示范點等工作進行了專門安排部署,印發了全市關于加快推進全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做好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對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再安排。
三是強化督導,開展排查整治。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反饋問題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工作組對全市規模養殖場進行拉網式排查,協助生態環境部門對違法情況進行整治。對排查出的武山縣洛門鎮新龍村一養豬場向灌區偷排糞污、武山縣恒鑫養殖專業合作社露天堆放豬糞、甘谷縣的散度河沿線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清水縣嘉泰牧業糞便堆場清理不及時,堆存糞便高出堆場圍欄等問題,下發整改通知,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通過專項排查整治,明顯提高了養殖業主的環保意識,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場內外環境,確保畜牧業健康安生產。
四是加大力度,推進治理提升。強化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積極推廣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模式,從源頭控制污染。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持續做好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抓點示范工作。在武山縣做好規模養殖場和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糞污治理與還田利用示范,探索建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處理、收集、運輸、施肥管理體系及模式;在秦州區積極開展“果園+水肥一體化”試點示范,探索建立種養結合,綠色發展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在甘谷縣開展規模以下養殖場戶畜禽糞污黑膜發酵技術與田間施用試點示范,解決小型規模養殖場戶問題突出、影響農村人居環境問題。
五是強化管理,推進項目建設。不斷加強對武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監督管理,除按規定開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外,嚴禁截留、擠占、挪用,督促足額落實配套及自籌資金。對已建成項目,加強監督指導,確保持續穩定發揮效益。對在建項目督促加快建設進度,爭取盡快投入運行。截至目前,武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完成投資4000萬元,占總投資的69%,163個子項目大部分開工建設,142個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完工率87.12%。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