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縱深推進食品安全“十大攻堅行動”,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力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各方主體責任。堅持把食品安全納入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年度考核指標體系,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納入干部學習和培訓內容,及時調整充實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深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督查調研,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出臺《天水市食品安全風險會商制度》《天水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管理辦法》《天水市基層食安委辦公室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高位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全市123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食安委辦公室,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各縣區和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檢驗檢測能力不斷提高,全過程監管體系初步形成,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控制,保持了食品安全平穩向好發展態勢。
細化防控措施,嚴格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堅決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提高思想認識,細化工作措施,及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的緊急通知》等指導性文件,發布《關于做好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溫馨提示》等工作建議,制定新一輪疫情期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復工復產《防控指引》,實行進口冷鏈食品全面排查檢查“日報告”制度,嚴格落實總倉管理、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嚴厲打擊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違法行為,檢查倉儲冷庫212戶、冷鏈食品經營單位2662戶,采集核酸檢測樣本30924份、均為陰性。
突出問題導向,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攻堅行動。一是深入實施風險評估和監測專項提升行動。食源性疾病監測延伸到鄉鎮衛生院,采集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樣本165份,完成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監測216份2376項,162所醫療機構監測網絡正常運轉;二是深入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定量檢測蔬果等2558份、合格率98%以上;定性檢測13786份、合格率達100%。產地檢疫各類動物141.11萬頭(只),屠宰檢疫各類動物產品8590噸,無害化處理動物產品3.2噸。開展“瘦肉精”和獸藥殘留檢測畜產品等1.73萬份、結果均合格。三是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檢驗新收獲小麥、玉米樣品317份,輪換市縣級儲備糧油20950噸,完成各類檢驗監測報告526份、檢測參數指標3519項。四是深入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全面落實學校食堂陪餐制度,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督查全市15家民辦教育機構食品安全,基層市場監管部門普遍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檢查各類市場主體4070戶、隨機抽查學校食堂39家。五是深入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將文明就餐等納入《天水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泛開展“手機看后廚、餐飲安全你我同查”、賓館飯店誠信經營等專項行動,接入“隴上食安”餐飲服務單位2376家,安裝油煙凈化裝置7201戶,備案流動廚師532人、農村集體聚餐656起。
強化政府主導,突出示范創建區域特色。以示范創建帶動食品和農產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秦州區、麥積區成功創建食品安全示范縣,其他五縣正在積極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參與創建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調查達2.2萬人次。武山縣、秦州區立足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基礎,重點將食品安全向流通餐飲環節延伸;麥積區依托“綠色食品優勢主產區”,夯實省級示范基礎;秦安縣以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為契機,提升創建水平;甘谷縣發出《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創建;清水縣推動示范創建與文明城市創建互相促進,產生“1+1>2”的效果;張家川縣開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動,營造示范創建濃厚氛圍。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