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掌握越冬作物春季苗情及土壤墑情,及時指導各地做好越冬作物春季田間管理工作,近日,我市農技推廣中心“三區”科技人才對全市不同區域冬小麥、冬油菜生長情況及土壤墑情進行了調查。去冬今春以來,天水市出現多雨雪天氣,氣溫偏低,冬小麥、冬油菜還未大面積返青,冬小麥一、二類苗與冬前相比略有增加,三類苗減少,冬油菜與冬前基本持平,土壤墑情良好,返青后一、二類苗會明顯增加。
通過實地調查,目前全市冬小麥播種面積193.0萬畝,平均畝基本苗26.39萬株,平均單株分蘗2.13個,畝總莖數82.6萬株,平均次生根3.01條,平均次生根長度3.65cm;全市秋播冬油菜61.27萬畝,調查時大面積沒有返青,平均畝基本苗4.32萬株,單株葉片6.48片,根莖粗0.94cm,根長9.44cm。
通過對不同區域冬小麥、冬油菜田耕層土壤水分含量測定,全市冬小麥田土壤平均含水量0~10cm為20.68%、10~20cm為20.51%;冬油菜田土壤平均含水量0~10cm為20.18%、10~20cm為20.81%。總的趨勢是二陰山區土壤含水量高于川臺地,川臺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淺山區土壤含水量,各區域土壤含水量均適宜冬小麥、冬油菜的苗期生長。
根據目前冬小麥、冬油菜苗情和土壤墑情現狀,結合“三區”科技人才調查結果,建議科技特派員和基層農技人員及早動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及時指導農民群眾開展春耕生產,有針對性的做好越冬作物田間管理工作,及早中耕鎮壓,壓實土壤,彌實裂縫,增溫保墑;科學水肥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弱苗轉旺;加強預測預報,做好各類防治藥械準備,及時防控病蟲鼠害;加大技術指導,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早春凍害;強化田間管護,放苗封口護地膜,充分發揮其增產效果。通過促進苗情轉化,培育青苗壯苗,為我市今年糧油穩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新聞來源:天水市科技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