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2005年中國外交有聲有色 多邊外交向縱深發展
安南贊揚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2005年的中國外交:“和諧世界”成最大關鍵詞
2005年中國外交搞得有聲有色。中國領導人出訪頻繁,外國領導人也頻頻來華。迎來送往中,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中國領導人更加自信和務實。在2005年即將結束時,我們請三位當事人,講述他們對2005年中國外交的真實感受。
胡主席讓布什總統佩服---張暉
【時政記者】 本報記者 張暉
2005年是中國外交空前活躍的一年,且不說“請進來”的八方客,僅說說“走出去”的我國領導人,就有道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話。作為一名時政記者,2005年,我有幸五次跟隨胡錦濤主席出訪,親身感受到了大國元首的風采。
胡主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記憶力驚人,邏輯性極強。大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思想和政策原則,小到每一個數字都在他的腦子里裝著。
我在跟隨出訪時發現,胡主席在會見其他國家領導人時,從不帶一片紙,整個會見過程中,也從不需要中方的主陪人員當場遞條子提供情況。
說起這一點,就連美國總統布什也對胡主席贊嘆不已。今年11月布什訪華時,賴斯在布什與胡主席會談期間,不時給布什遞上紙條提供“情報”。布什逗趣兒地說:“你看,我離開了國務院就不行了。她就像我的妹妹一樣!”
今年9月,胡主席赴紐約出席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期間,與布什舉行了會晤。正是那次會晤,讓布什對中國、對中國領導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中國威脅論”一直甚囂塵上,胡主席便利用那次會晤的機會,向布什講起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按照胡主席的習慣,他依然沒拿任何材料,面對著布什,胡主席娓娓道來。他說,從中國國情、歷史文化傳統和當今世界發展潮流來看,中國的發展必然是和平的,中國是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國不可能通過戰爭掠奪別人,或是侵略他國來發展自己,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我們也不會走這樣的路。中國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改革創新、依靠改革開放來實現發展。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和平將是巨大的貢獻。
胡主席在講原則立場的同時,并沒有回避我們的困難。他說,中國目前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他們每天收入還不到1個美元,1億多的農村勞動力沒有工作,每年需要解決城鄉就業的人口達2400萬,而政府真正能提供的只有1000萬。我們還有6000萬殘疾人,而絕對貧困人口,在農村達2600萬,在城市是2400萬。
在一系列數字說出后,胡主席接著說,面對如此繁重的發展任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國際社會的安定,需要的是和平。
布什本來就對數字不甚敏感,但這一系列不假思索便從胡主席口中講出來的數字讓布什感到震驚。他聽得很認真,而且聽進去了,因為他這個不善于記數字的人在聽了胡主席的講述后,竟然復述出了中國面臨的困難。尤其令人意外的是,他重復講,中國每年要解決2400萬人口的就業問題,中國領導人真是“COMPASSIONATE”,意思是說中國領導人富有同情心,心中想著老百姓。
自那之后,布什每逢與外國領導人談中國時就講,中國領導人不容易,真正為老百姓辦事兒。他還反復引用胡主席說過的數字,說中國領導人偉大,記憶力非常好,極其富有同情心,關心老百姓。
溫總理的嗓子累啞了——李濤【外交部禮賓官】 本報記者 饒彬彬
外交部禮賓司李濤處長是一名禮賓官,經常奔波在國內外,有時是接待來華訪問的國賓和重要外賓,有時是參與為我國領導人出訪打前站并隨同出訪,有時則是隨外長出訪。這些出訪是根據鞏固和發展雙邊關系的需要進行的,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和必要性。日程緊、頭緒多是家常便飯,這時就需要禮賓官從中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