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 59歲,2009年起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馬克卿 56歲,今年1月起任中國駐菲大使
佟曉玲 50歲,2010年起任中國駐東盟大使
裴浩慈
“女性特殊優勢有很多,就外交領域來講,可能比較柔性。”中國現任駐菲律賓大使馬克卿曾在一次訪談中說。然而,在她成為新中國第二任駐菲女大使僅僅兩個多月后,就面臨了一場“硬仗”。
中菲黃巖島對峙,令這位曾曝光不多的女大使成為中國與菲方外交談判的核心人物之一。同時,與她一同被“卷入”這場危機的還有另外兩位女性: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國首位駐菲女大使傅瑩和中國駐東盟大使佟曉玲。
從黃巖島爭端爆發以來,處在這場近年來最能引發戰爭聯想的中國外交危機前列的,是3位女外交官。
持續迂回的中菲外交戰
1月15日抵達馬尼拉履新的馬克卿曾表示,赴任后第一步將是了解當地情況和對方在南海問題上的真正意圖,“美國因素、本國需求、外交爭奪,都需要深入調研,才有發言權。”
馬克卿上任時間很“巧”,因為這一年長期存在的南海問題愈發突出。美菲的合作即是表現之一。就在她上任幾天后的1月27日,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在菲外交部網站發表的聲明中說:“美國將向菲律賓提供軍事裝備和技術訓練,并加強在此區域的軍事部署,但會依照菲法律進行。”3月, 菲律賓宣布將在4月16日至27日期間于呂宋島和巴拉望島附近海域與美國進行名為“肩并肩”的聯合軍演。這一消息普遍被解讀為中菲關系惡化的前兆。這些所營造的外交環境,對于剛剛上任兩個月的馬克卿而言,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開端。
然而,這一切對于馬克卿的上任來說,還只是“預熱”,真正的挑戰總是來得更為突然——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的持續發酵,正在讓這位女大使的外交能力接受著緊張而嚴峻的考驗。
也許令人比較疑惑的是,在這持續一個月的對峙過程中,馬克卿并未公開表示過什么,不過實際情況是,她與菲律賓方面早已在私下進行緊湊嚴密的磋商。
4月8日,在菲律賓阻攔中國漁民事件發生后,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及馬克卿便立即做出了反應。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發表了聲明,指出事發時中國漁船正在黃巖島潟湖內躲避風浪,菲律賓軍艦卻堵住了潟湖的出入口,并派士兵進入潟湖騷擾中國漁船。中國駐菲大使館已經聯系了菲律賓政府,“重申中國對黃巖島擁有主權,敦促菲方立即停止非法行為并離開該區域。”
4月11日晚,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與馬克卿進行了會談,并在談判桌上提出了幾個條件,試探能否就這些問題達成共識。菲外長強調,菲律賓仍然致力于通過外交渠道解決爭端。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也表示,他希望這次糾紛能夠和平解決。
雙方都同意避免采取任何讓局勢升級的行為,正在尋求真正的外交解決方案。但事態的走向并沒有沿著預期路線發展。
4月13日,中國所有被困的漁船都安全駛離黃巖島,就在當天晚上,羅薩里奧又一次與馬克卿舉行了會談,但并未就漁船的離開問題達成明確協議。菲外長說他告訴馬克卿,菲方愿意讓中國漁船離開,但首先菲方要沒收漁民的“非法”所得。菲外長說,雙方最終“并無明確的協議,因為馬克卿大使堅持中國漁船只應當接受中國當局的檢查”。
盡管菲方因此惱怒,但他們也承認此舉有利于緩解緊張局勢,促進事件的和平解決,然而事情的進展再一次發生了轉折。
4月15日,一艘中國海監船重新回到了黃巖島海域,而且一架中國飛機到黃巖島海域實施了偵察。這被認為是對菲律賓行為的回應,因為當天早上菲律賓曾經派出一架偵察機到黃巖島附近活動。中菲雙方公務船的“對峙”仍在繼續,因為雙方的外交談判陷入僵局,中菲兩國都要求對方的船只首先離開黃巖島海域。
最新的消息是,5月10日,菲律賓外交部稱,中國與菲律賓已經在菲首都馬尼拉重啟磋商,尋求解決已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黃巖島對峙。屆時馬克卿與菲律賓外交部官員都將參加該雙邊磋商,旨在結束僵局。報道稱,菲外交部發言人勞爾·埃爾南德斯表示,在進行對話的同時,菲律賓也準備尋求能夠使南海問題得到“永久性解決”的國際解決途徑。
女副外長的最強音
強調“柔性”的馬克卿將傅瑩作為自己的榜樣,曾表示“傅瑩副部長擔任大使的時候做了很多工作,而且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她充分運用了女性特殊的優勢”。
然而,就是中國唯一的女副外長傅瑩,在此次爭端中發出了中方對菲方的最嚴厲聲音。“菲方顯然沒有認識到正在犯嚴重的錯誤,反而變本加厲地不斷擴大事態,不但繼續派公務船在黃巖島潟湖內活動,而且不斷發表錯誤言論,誤導國內和國際公眾,煽動民眾情緒,嚴重損害雙邊關系氣氛。我們對形勢難以樂觀。”5月7日,傅瑩約見菲律賓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蔡福炯,就當前黃巖島事件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也做好了應對菲方擴大事態的各種準備。”
在此之前,傅瑩兩次與蔡福炯約談,要求菲律賓方面冷靜下來,不再采取使事態擴大化、復雜化的行動。
1999年3月至2000年4月,傅瑩曾擔任第八任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傅瑩1999年就任駐菲律賓大使時,是中國第一位少數民族的女大使,也是最年輕的女大使。傅瑩對亞洲和東南亞事務非常熟悉。1993-1997年,傅瑩在外交部亞洲司工作,任副處長、一秘、參贊等職,主要負責亞洲多邊合作和東盟事務。1997年出任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公使銜參贊。1998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2000年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參與推進中國與東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這次外交爭端中的另一位人物——中國駐東盟大使佟曉玲,此前曾任中國駐文萊大使。昨日,佟曉玲向外界透露,她前一日與菲律賓外長羅薩里奧進行了對話,被告知菲律賓恢復與中方外交接觸的消息。她表示,這是中方努力工作的結果。
“作為女外交官,特別是如果要成為一個成功女外交官,是需要具備一些素質的。”曾多年在芬蘭任職的馬克卿接受訪談時說,“要具備實力,要有本事,因為外交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強的工作,同時也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自己的本職工作拿不起來的話,也無法服眾。所以,我覺得實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克服女性容易狹隘的弱點,要大度一些,要能夠容人容事,要大氣,要有大將的風度。”
隨著黃巖島爭端持續下去,這3位女外交官必將引發更多關注,也意味著她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柔中帶剛、綿里藏針是中國的外交風格。就算喊得再響,背后沒有支撐,也無法兌現。我們表態含蓄,但話中帶出的意思,對方會感覺到。”對民間一些人有關中國“外交過軟”的說法,馬克卿曾說,“作為外交人員,有時候需要迂回做工作,但最重要的目的絕對是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