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武山訊(記者王宇興)武山縣把勞務輸出作為主要支柱產業之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產業化開發,使勞務產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途徑。
。玻埃埃的,該縣共輸轉勞務人員11.13萬人次,勞務收入達到2.23億元。
武山縣是我省的勞務輸出大縣,為了做好勞務輸出工作,近年來,該縣專門成立了由主管縣長任組長的勞動力開發領導小組,建立了勞務輸轉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對全縣15個鄉鎮的勞務工作服務站進行了調整和加強,在400多個行政村中配備了勞務信息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縣、鄉、村三級勞務網絡系統。在農村勞動力近萬人的樺林鄉,鄉上還成立了勞務產業協會,協會對全鄉勞務產業致富帶頭人和富余勞動力專門建立了卡片檔案和資源庫,為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有序輸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針對全縣勞動力文化素質較低、勞動技能單一的現狀,該縣把加強勞務技能培訓,提高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作為勞務工作持續發展的關鍵來抓。
。玻埃埃的辏摽h結合“陽光工程”、“百萬農民就業技能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專題培訓”等項目的實施,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了普法、保安、建筑、電腦、縫紉、酒店服務等方面的培訓,培訓人數達到8000多人次,受到了用工單位的好評。
目前,這個縣已在新疆、內蒙古、寧夏、廣州、深圳、杭州、北京、天津等地建立勞務基地199個。同時,在武山籍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蘭州東部市場、寧夏石嘴山市、浙江杭州等地,通過樹形象,強素質,打造出了5處有特色的勞務“品牌”基地。目前,僅在寧夏種菜和從事販運蔬菜的武山籍務工人員,常年就有5000多人,年收入達5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