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山縣林業生態建設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路子,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林業生態建設和造林綠化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完成造林38500畝。
在林業生態建設中,該縣一是抓質量、保成活,全面完成造林任務。該縣將退耕還林與林果業建設有機結合,綜合實施,在樺林鄉趙坪村完成退耕還林2500畝;在鴛鴦鎮盤古村建花牛村蘋果基地200畝;在榆盤鄉徐黃村建艷果紅基地300畝;在洛門鎮新龍坡等地高質量完成荒山造林15000畝。德援項目完成參與式規劃造林6500畝,封山育林20000畝,造林成活率達95%以上。二是抓補植、嚴管理,確實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退耕還林實施以來,該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8.5萬畝,荒山造林25.7萬畝。縣委、縣政府把補植補造作為今年造林工作的重點來抓,各鄉鎮在造林之前提前摸清了補造數量,自籌獎金80萬元解決了造林苗木,把補植補造任務落實到了山頭地塊和退耕農戶。完成補植補造14000畝,栽植各類苗木140萬株。三是抓亮點、辦大事,提高全縣林業工作水平。該縣把北山綠化作為林業建設的亮點來抓,完成城區北山火燒屲綠化300畝,造林過程中邊栽植,邊澆水,確保了苗木一次栽植成活。在木梯寺、水簾洞完成景區綠化200畝,栽植各類綠化苗木10萬株。
(劉耀青 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