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鴛鴦鎮小城鎮一角)
自2000年以來,武山縣小城鎮綜合開發工作以產業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城鎮化為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重點突破,分層推進,梯次發展的原則,以城關、洛門、灘歌、馬力、鴛鴦、四門6鎮為重點,以溫泉、楊河、沿安、榆盤4鄉為依托,積極爭取項目,改善投資環境,培育主導產業,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實施全方位開發,以城帶鎮,以鎮促鄉,多輪驅動,完成了舊城改造和小城鎮第一輪開發,城鎮建設初見成效。六年來,全縣小城鎮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拆遷房屋47.6萬平方米,完成各類建設工程700多項,建筑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建成各類專業、綜合市場40處,硬化城鎮街道28公里,鋪設地下排水管道20多公里,架設街道路燈及線路25公里1400余盞,城鎮綠化面積逐年增大,縣城和洛門實現了集中供熱、給水,城市和小城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產業支撐作用逐步顯現,帶動了農村的發展。六個建制鎮人口達到2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63.6%。城鎮化率達30%。

(馬力鎮小城鎮一角)
2006年以來,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擴大規模,增大容量,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的發展思路,準確定位小城鎮功能,全面啟動了小城鎮二輪開發改造。各鄉鎮小城鎮建設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發展思路,依托區域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創新機制,有效整合項目,積極培植主導產業,大力推進綜合開發,并充分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城鄉、鎮村結合部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有效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產業規模化、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形成。2007年以來,洛門鎮按照“大洛門、大市場、大發展”的定位,抓緊修編二版規劃,啟動了占地130畝的木材市場搬遷和占地26畝的康達牧業公司屠宰廠建設,完成了鎮區綠化和洛門物流中心可研,天信家園等住宅小區建設正在抓緊建設。馬力鎮以“一村一水一橋兩路兩場”為重點,依托四門公路鋪油改造,實施了鎮區拆遷,拆遷農戶27戶,拆遷面積1000多平方米,完成了長1000米、寬10米的鎮區通往濱河路的道路路基,啟動了占地25畝的農貿市場和10畝的木材市場建設。灘歌鎮依托四馬公路鋪油改造,實施了鎮區、漆莊段拆遷,拆遷農戶50多戶,拆遷面積3000多平方米,啟動了橋南一條街建設和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的鎮興市場開發建設,完成了鎮興堡、萬華寺、鎮區綠化工作。四門鎮根據鎮區總體規劃,依托四馬公路鋪油改造,采取“政府主導,自拆聯建,整體開發,配套有償”的辦法,大規模實施鎮區拆遷改造,完成農戶拆遷70戶,單位2家,拓寬了鎮區主街道,啟動了連接鎮區與錄坪的西河大橋、綜合市場2幢商鋪綜合樓和汽車站二期建設工程,完成了長1700米的濱河路綠化工程,鎮區排水工程正在抓緊規劃設計。鴛鴦鎮完成了鎮區綠化和工業園區道路路基工程,啟動了鴛鴦廣場、鴛鴦金塔建材場綜合樓和工商所辦公樓等建設工程,加油站、衛生院、地稅辦公樓、商鋪樓等續建工程正在抓緊進行。榆盤、楊河、沿安、溫泉等鄉鎮小城鎮建設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縣政府辦公室供稿)

(四門鎮小城鎮建設一角)

(洛門鎮小城鎮建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