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
部分指標完成刷新了增長最快的歷史記錄
第一季度武山縣保持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全縣完成生產總值3.7億元,同比增長13.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83萬元,同比增長18.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8億元,同比增長2.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730元,同比增長17.7%。特別是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380萬元,同比增長46.7%,刷新了該縣增長最快的歷史記錄。
武山縣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為主線,以城鄉居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為目標,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小康抓三農、保證抓黨建,充分發揮水力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和人力資源四大優勢,突出基礎設施改善、優勢產業培育、城鎮綜合開發、和諧社會構建四個重點,堅定不移地走好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全民創業、城鎮帶動和科教興縣“五條路子”,進一步凝聚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效益武山和諧武山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項目帶動能力強。從去年11份開始,已爭取了5495.6萬元的項目,這些項目對帶動全縣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主導產業增收作用明顯。水泥和蔬菜兩大主導產業產銷兩旺,促進了財政收入的順利完成和農民持續增收。三是全縣各項工作進展有力有序。特別是在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政策出臺以后,各部門反應敏捷,搶抓機遇爭項目,促進了各項工作有力有序地開展。 (李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