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由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隴原環保世紀行組委會副主任喬緒富帶隊,中國環境報甘肅記者站、新華社甘肅分社、甘肅日報、人民之聲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廣電總臺電視新聞中心、每日甘肅網等新聞媒體記者組成的隴原環保世紀行聚焦渭河記者團抵達武山采訪。
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隴原環保世紀行天水組委會主任黃郁,武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永宏、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茂宗、縣政府副縣長李曉東,以及市縣相關單位負責人陪同采訪。

記者團一行深入洛門、咀頭、城關、樺林等鄉鎮,通過對新龍坡退耕還林、張家溝流域壩系建設項目、響河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城區垃圾填埋場、城關家坡至陳門段渭河堤防工程、華藝生態養殖場、樺林溝流域萬畝梯田工程進行實地查看,聽取有關項目建設情況的介紹,以及現場采訪縣水利局、環保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部分群眾,詳細了解了渭河流域武山段綜合治理情況,以及武山縣在自然保護和生態建設、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退耕還林和生態功能區的保護與修復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武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重視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嚴格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按照“山上建設梯田,邊坡植樹種草,河溝修筑堤防”的思路,強化水土保持措施,加快植樹造林步伐,加強堤防建設,規范河道監管,狠抓礦山開發綜合整治,河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局部地區基本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渭河沿線武山段自然生態系統得到了休養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