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之風暖古城 文明之花溢芳菲
——武山縣人民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紀實
近年來,武山縣人民醫院在縣委、縣政府和縣衛生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幫助下,緊緊圍繞醫療工作中心,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醫院改革,持續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加強醫院科學管理力度,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樹立“病人第一、服務第一、質量第一”的思想,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發展業務的同時,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以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業務的發展,堅持把追求社會效益、維護群眾利益、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放在第一位,有效地推動了醫院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協調發展。在鞏固“市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不斷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努力縮小差距,使醫院各項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職工隊伍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為醫院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優良傳統
長期以來,武山縣人民醫院始終把爭創省級精神文明單位的目標貫穿于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尤其在近年來,醫院每年都要堅持開展以文明單位創建為主線的主題系列活動。2004年在全院開展了“愛醫院、愛崗位、愛病人”的“三愛”活動;2005年開展了“樹新風、塑形象”活動;2006年開展了“優質服務競賽”活動;2007年開展了治理商業賄賂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2008年開展了“黨員先進性教育”“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等活動;2009年按照縣委指示開展了“踐行科學發展觀”和紀律作風整頓活動;今年又按照上級要求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和以“爭創文明單位、無煙單位、衛生單位、百姓放心醫院”為主題的“四創”活動。每一系列的主題活動都專設領導小組,制定計劃,按階段進行。通過學習動員、典型引路、經驗交流、總體推進等形式的運作,使活動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有聲有色。今年,該院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和等級醫院復審工作,開展了“護理技能演練競賽”“中醫藥技能演練競賽”“抗菌素藥物合理使用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行了迎接等級醫院復審誓師動員大會。通過這些具有醫院文化特色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改善了服務態度,提高了服務質量,基本做到了醫患“零距離”、診療“零缺陷”、服務“零投訴”。從整體上提升了干部職工隊伍的綜合素質,使其自覺塑造職業道德高尚的醫護人員形象、愛崗敬業的醫療隊伍、廉潔自律的領導干部風范,使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落地有聲,有效地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的深入開展。
學習、宣傳先進典型人物和集體,不斷豐富窗口行業精神文明創建內容是武山縣人民醫院長期堅持的做法。該院為了不斷提升醫院整體形象和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使醫院精神文明之花開得更加美麗、更加嬌艷。該院先后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評選“文明科室”“誠信科室”“優秀共產黨員”“十佳白衣天使”等活動,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獎勵,以點帶面,通過示范作用,把醫院雙文明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抓出成效。并以爭創“職工之家”“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范崗”等活動為載體,在全院掀起創建活動熱潮。近年來,創建活動已成為醫院黨支部、工會、護理部、團支部工作的特色,并由黨支部、工會、護理部、共青團行為上升至全院行為。醫院已先后獲得市級“模范職工之家”、市級“模范工會”、市級“青年文明號”、市級“巾幗建功示范崗”和省級“優秀護理服務集體”等榮譽稱號。創建活動充分調動了全院青年職工的工作熱情,廣大青年職工依托專業優勢,積極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及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胡錦濤總書記對青年“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的深情寄語。
思想政治工作是醫院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武山縣人民醫院堅持中心學習制度,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在學習方法上,采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撰寫讀書筆記與座談討論相結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習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利益出發,以良好的心態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辯證關系,既穩定了職工情緒,又促進了醫院改革。

獲得表彰的優秀護士
以文體活動為載體構建醫院特色文化
武山縣人民醫院始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精神文明建設中,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通過各種載體,各種形式,大力開展社會化文化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以此來活躍職工的文化生活,振奮職工的精神,塑造良好的醫院文化。幾年來,不管春夏秋冬,不論刮風下雨,哪里開展社會化公益文化活動,哪里就有該院白衣天使的身影;哪里需要,該院就會出現在哪里。由院黨支部、工會、護理部精心組織、編排、表演的文藝節目,已成為武山縣文化活動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已成為武山縣文藝演出的一大亮點,贏得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醫院精神文明建設。此外,該院還十分注重對外宣傳,先后通過電視臺、報刊、醫院網站以及其它形式大力宣傳醫院新形象,做到電視屏上日日有圖像,市級黨報周周有文章,省級報刊月月有宣傳,各類宣傳活動次次有形象。2009年,經甘肅報業協會推薦,該院被確定為重點宣傳單位,該院依托強大的宣傳優勢,先后在省內各市州黨報及《甘肅日報》《甘肅法制報》《甘肅科技報》等省級報刊大篇幅宣傳報道,為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武山、和諧醫院作出了積極貢獻。
武山縣人民醫院還高度重視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首先,該院制定了醫護人員基本理論及基本技能培訓計劃、崗前培訓計劃、醫療法規及新技術、新項目開展計劃等,為全院干部職工提供了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其次,該院采取“走出去”的戰略,外出“取經”和“借梯上樓”。醫院在保證各科室工作能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盡可能選送專業技術人員外出培訓。按照因材施學的原則,本著市、省、國內大城市三個層次來把握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將一批學科帶頭人送出去進修,最大化地培養人才。另外,該院還積極鼓勵基層醫院醫務人員來院進修、深造,只要基層醫院申請,醫院都給予大力支持。對院內培訓,醫院也十分重視,每月都要組織一次或法律法規、或專業技術知識的全員培訓。醫務科、護理部還定期組織“三基三嚴”知識考試考核。與此同時,醫院還實施“請進來”工程,以達到“借雞下蛋”的目的。不定期邀請上級醫院的專家來院進行專題講座,進行會診。醫院還開通了甘肅省人民醫院遠程教學和會診網絡,利用這些學術“大餐”,提升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為各科室專業發展搭建廣闊的平臺,在全院形成“做名醫、創名科、建名院”的濃厚學術氛圍與學習風氣。

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以患者滿意為目標守護群眾健康與平安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改善患者就醫軟環境,是武山縣人民醫院的一貫做法;“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一切,為了一切病人”,變過去單純的微笑服務、承諾服務為規范服務、誠信服務,建立良好的醫院信用關系體系,是武山縣人民醫院的目標和宗旨;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嚴禁各種形式的“開單提成”,努力降低患者的醫藥費用,是武山縣人民醫院的服務理念。為了建立醫療費用陽光制度,該院在門診、住院處過道安裝了電子顯示屏,滾動播出常用藥品價格和收費標準,實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單”,向社會、患者作出了服務承諾,認真做好收費咨詢工作,患者和家屬隨時可以查詢花費情況,讓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門診服務中“三長一短”現象;嚴格執行藥品、醫療器械和基建集中招標制度,重點把好藥品“進口關”和“出口關”,杜絕藥商在醫院帶錢促銷藥品的現象;嚴禁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和接受“吃請”;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醫院的醫德醫風;在各樓層設置意見箱,公開醫療服務投訴流程、舉報電話,進行滿意度調查,接受社會監督;開展醫療服務質量月活動,定期召開醫患溝通會,征求患者和家屬意見,實現了對醫務人員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的監督和約束。
武山縣人民醫院在職業道德建設中,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摸索,推出了“醫德醫風全程監控系統”。其主要內涵:一是面對門診就醫患者,每月發放門診病人征求意見表,誠請就醫患者對醫務人員實施監督;二是面對入院患者每周發放征求意見表,將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工作作風、醫療水平等情況分解為若干項評價指標,收回后統計分析,通報全院;三是聘請社會醫德醫風義務監督員,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醫療工作的反映和要求;四是建立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核檔案,實事求是地填寫,力求真實反映醫務人員的工作;五是設立醫德醫風監督舉報電話和舉報箱;六是由政府采購中心和紀檢部門作為醫德醫風監控的主體,直接參與醫院的藥品、衛生材料、醫療器械、項目建設等的招標采購工作,形成互有制約、互有監督的制約機制,從源頭上防止了醫療腐敗現象的發生;七是每月對各科室進行精神文明檢查,檢查結果與科室的評先選優、績效分配掛鉤。誠信經營終結碩果,多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對醫院醫療工作的綜合滿意率均達90%以上。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我們有理由相信,武山縣人民醫院這朵綻放的精神文明之花,將越開越艷,越長越繁,勢成杏林耀眼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