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索鴻賓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專訪。
采訪中,索鴻賓自豪的說:“武山是“中國韭菜之鄉”、全國綠色農業示范縣、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和首批設施蔬菜標準園創建縣。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蔬菜作為戰略性主導產業,按照“抓點、擴面、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以“一園一線四片兩帶”為重點,不斷擴規模、提品質、促銷售、增效益,加快了蔬菜產業開發,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1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1萬畝,總產量達81.6萬噸,總產值10.5億元,全縣人均蔬菜收入達1482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6%;武山也是有名的“隴上玉器之鄉”,縣境內鴛鴦玉礦產資源豐富,儲量達3.2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以“夜光杯”為代表的鴛鴦玉酒具、茶具及高檔工藝品聞名海內外;我們武山的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水簾洞、木梯寺、溫泉、臥牛山等一系列知名景點享譽省內外,特別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水簾洞景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秀美,景觀獨特,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確定為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選點之一,歷來是隴上知名的觀光之地、祈福圣地。”

談到武山未來的發展,索鴻賓信心百倍,“今后五年,武山將全力實施“11253”區域發展戰略,突出一產抓特色、二產抓優勢、三產抓提升、整體上水平,堅定不移地壯大優勢主導產業,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重點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抓好蔬菜科技示范園等“一園一線四片兩帶”蔬菜產業建設,加快實施洛門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改造提升工程,繼續辦好中國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不斷做大做強、做精做優蔬菜主導產業,全力打造中國西部蔬菜產業強縣。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加快縣工業園區建設,全力推進建筑建材、礦產開發、農副產品加工三大工業產業發展,力爭天水祁連山水泥公司異地改造、溫泉鉬礦開發利用、楊河風力發電等項目開工建設,力爭把武山建成全省優質綠色食品和新型建材工業基地。加快旅游經濟發展,著力抓好拉梢寺“申遺”和水簾洞4A景區創建,加快鴛鴦玉旅游工藝產品的深度開發和包裝推銷,繼續打響‘ 祈福圣地·大福武山 ’和‘ 西北最佳湯浴康體目的地 ’兩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