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水務局把督促抓好水利灌溉設施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動,自3月1日起,來自各灌區的400多名群眾、3臺挖掘機、28輛農運車在水利管里人員的統一調配下,全面開展春修春檢及清淤維修工作,全力保障春季農業生產用水需求。
北順渠、東順渠、南河灌區、東梁渠、榜沙灌區、車家岸灌區是武山縣六大萬畝灌區,灌溉區域涉及川區11萬多畝土地。岸渠總長達90多公里,其中有28公里干渠經過35個自然村。為保障今年春灌工作的順利進行,年初,水務局水利管理站根據各灌區實際情況,提前制定了《水利灌溉設施、疏浚、清淤維修方案》,將水毀工程修復、咽喉地段疏通、灌區清淤、機井維修作為重點,細化目標任務,并層層分解到各站所;解凍后,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灌區檢修水閘、機井,并組織專業施工隊對灌區進行清淤疏浚、維修險段,要求清淤必須將渠道底寬達標,清出的淤泥,組織車輛全部清運到指定垃圾場,確保渠道沿線清潔暢通。與此同時,各鄉鎮還組織群眾對轄區內千畝、百畝渠道進行清淤除障,保證群眾適時灌溉。

北順灌區水管所一班人提前準備,3月1日就組織村、組和受益區群眾,對干、支渠進行清淤整治;東順灌區將14.5公里干渠經過沿渠巡查后,采取劃段包干、各負其責的辦法清淤維修。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投入勞力400多人次,車輛31輛,維修機井38眼,水閘63處,清除淤積物3800立方,完成渠道清淤38公里。(汪曉龍 付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