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全面總結和展示雙聯行動開展兩年多來的經驗及成就,縣委雙聯辦與信息中心聯合推出“雙聯進行時”系列報道,以激發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斗志,為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雙聯進行時·聯村單位篇】
傾情幫聯惠民生 真心為民促發展
——省水利廳雙聯行動成效顯著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以來,省水利廳作為山丹鄉周莊村、堡子村的聯系單位,按照“整村推進、產業扶持、項目幫扶”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緊扣村情民意,真情幫聯,真心為民,雙聯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突出惠民項目實施,持續改善農村發展條件。省水利廳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始終將兩村群眾的致富奔小康作為他們雙聯工作的重心,先后為周莊、堡子兩村銜接各類幫扶項目6個,落實各類幫扶資金1800多萬元,完成園區道路和防洪河堤等產業項目3個,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車岸渠渠首改造工程和渠道維修,投資240萬元改造了周莊村蔬菜園區支渠13.8公里,投資50萬元建成了周莊村800米的防洪工程;投資60萬元建成了堡子村700米的排洪溝。經過多方協調,將武山縣整體列為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三年投資6900萬),指導編制了《武山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2012-2014年建設方案》,目前已下達建設資金4600萬元,在周莊村蔬菜園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25畝,在周莊村和堡子村完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500畝。利用到位的防汛資金65萬元,治理防洪溝道3條700米,保護了4000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3260畝耕地的防洪安全。這些民生項目的建設完成,有效地改善了聯系村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了村民的經濟收入。

突出富民產業培育,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省水利廳堅持把發展特色產業,貫穿雙聯行動和幫扶群眾的全過程,立足資源優勢,加大對幫扶村物資、技術、信息、資金的扶持,重點引導和支持貧困戶發展蔬菜種植、養殖、勞務輸出等主導富民產業。一是培育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完成了周莊村蔬菜產業園區道路硬化8.9公里,襯砌灌渠14公里,鋪設排水管道600米;改造蔬菜大棚60座,引進韭菜、西瓜等新品種9個,廣泛推廣有機施肥、黃板誘殺等科學的耕作技術;通過發揮“蔬菜專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的宣傳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廣蔬菜標準化種植,擴大了周莊蔬菜的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二是大力推進畜牧業發展。幫助建成了武山旺民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肉牛養殖基地、周莊村菊芳肉牛養殖場、武山縣鵬濤養殖專業合作社養驢場等3個養殖基地;發展個體戶養殖,為聯系戶協調購買優良豬仔和羊羔40頭。三是將季節性務工與長期外出務工相結合,加大了勞動力技術培訓和剩余勞動力組織輸轉力度。舉辦勞動力技術培訓5期,組織輸轉勞務500多人次。

突出民生實事辦理,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全面落實“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積極協調爭取水、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項目,優先解決聯系村農路、水利、陣地建設等事關村莊發展的問題。在鄉村干部的協助下,對貧困戶住房情況和兩個村0-36個月兒童進行了全面摸底,協調投資66.1萬元為兩村73戶危舊房進行了改造,籌集1.99萬元為聯系村199名0-36個月兒童購買了1791盒愛心營養包,爭取10萬元補助資金,協助聯系村成立了農民用水者協會,協調縣、鄉、村相關部門為兩村71戶貧困農戶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257萬元;爭取到位了省扶貧辦扶貧互助資金20萬元,推動了聯系村蔬菜園區發展;為堡子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贈送會議桌椅一套、辦公桌椅20套;協助兩個聯系村村委會組建了志愿者隊伍,為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送去了關愛和溫暖。

突出新型農民培育,不斷拓寬農民增收空間。省水利廳在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同時,積極做好智力扶貧,堅持把培育新型農民作為脫貧致富的基礎性工程來抓,采取通俗易懂、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積極開展農民蔬菜種植、家庭養殖、職業技能、創業能力等培訓班15期,培訓農民981人(次),捐贈理論學習、農業科技方面圖書270余冊。通過培訓,增強了農民自我發展能力,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啟發了發展思路,實現了由“輸血”扶貧向“造血”致富的轉變。
突出踐行群眾路線,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把雙聯工作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主動與聯系戶交流溝通,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對照剖析和查擺幫扶單位領導班子與黨員干部個人在“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把群眾的訴求和意見作為整改的重要依據,在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及時整改,確保作風問題個個有轉變、群眾關切件件有回應、群眾利益事事有著落,為民務實清廉的親民形象得到群眾一致認可。

突出創新社會治理,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一是引導群眾參與社會管理,針對聯系村群眾反映的一些熱點問題,通過深入走訪農戶,了解村情民意,耐心細致、深入淺出地向聯系村群眾宣傳強農惠農政策、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最大限度地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化解群眾因財產、地界、婚姻、勞資等引起的各類矛盾糾紛8起。二是開展以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塑造新形象為主要內容的“四新創建”活動,廣泛開展了環境衛生、十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等評比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尚;三是積極組織聯戶開展“送溫暖聯民心”活動,組織聯戶干部在重要節日、重要活動期間慰問特困戶、低保戶、老黨員、殘疾人等困難人群,幫助解決農村留守、孤寡老人、獨居老人的生活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