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樺林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群眾第一、民生優先理念,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任務,圍繞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加快道路建設作為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抓手,把聽民情、解民憂和轉作風相結合,扎實有效地推進道路建設工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筑起了條條經濟大動脈,努力讓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扎扎實實地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中。
在道路建設過程中,樺林鄉通過“五舉措”,努力踐行群眾路線,建設群眾滿意交通。一是統一思想,加強組織領導。鄉黨委、政府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全面統籌安排農村道路建設工作。同時,成立農村道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其它班子成員任成員,切實加強道路建設工作的領導。二是科學規劃,合理設置線路。重點建設產業路、通村路,優先建設受益面廣、受益人口多、帶動作用大、社會經濟效益明顯的道路。三是做好協調,確保工程質量。全力抓協調、促進度、保質量,堅持領導力量、技術力量、施工力量三到位,不斷加大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力度,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四是搶抓機遇,積極爭取項目。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道路基礎設施投入的歷史機遇,依托“一事一議”、“通暢工程”等民生項目,借助雙聯東風,積極爭取和實施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道路建設項目。五是加大宣傳,因勢利導發動群眾。在全鄉各村建立“支部抓黨員、黨員帶農戶”的工作模式,不斷提高群眾修路的積極性,讓群眾成為道路建設的主體,從“要我修路”向“我要修路”轉變,讓群眾自覺地投身到道路建設中去,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樺林鄉依托“一事一議”項目,實施了朱灣村道路硬化,共硬化道路5公里,寬2.5米,平均厚度18厘米;積極爭取項目,配合縣交通局實施了柒坪、郝山、寨子、陳咀4村的“通暢工程”,共修建硬化道路27.9公里。道路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并建成,有力地改善了當地群眾出行條件,方便了群眾生活生產,打破了制約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有效推動了樺林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樺林鄉黨委、政府以民生實事工程為載體,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雙聯行動為切入點,千方百計辦實事、解民憂、謀民利,大力改善農村交通條件,讓群眾切實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享得到的實惠,提高了農村群眾的經濟、文化、精神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