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武山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工作部署,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創新實干,圍繞全市“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以“一園一區四片兩帶”為重點,全力推進蔬菜產業建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扎實推進13個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一是蔬菜產業提速發展。蔬菜科技示范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建成日光溫室和連棟棚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引進西瓜、黃瓜、甜瓜、番茄等蔬菜新品種29種,育苗35000株,完成定植3000平方米,工廠化育苗中心智能玻璃溫室完成建設內容,園區技術用房、大門等輔助設施正在加快建設,示范種植區完成了產業路渠規劃,搭建鋼架大棚20座。渭河川道10萬畝設施蔬菜示范區和榜沙河等四大流域設施蔬菜產業基地建設全力推進,新增蔬菜面積1.1萬畝,北部淺山干旱區和南部二陰山區蔬菜產業帶加快建設,種植正茬豆角6500畝。全縣共完成蔬菜種植28.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9萬畝,復種蔬菜5.5萬畝,露地蔬菜14萬畝。

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圍繞全市“48113”現代農業推進計劃,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全縣種植全膜玉米13.3萬畝、馬鈴薯16.13萬畝、優質豆類和中藥材6萬畝,落實高效農田節水技術推廣面積4.9萬畝。以舊園改造、連片種植為重點,通過土地流轉,在樺林、洛門、馬力、山丹、溫泉等鄉鎮發展優質果園6000畝。加快推廣標準化和特色養殖,投資7268萬元建設規模養殖場(小區)18個,已建成14個,扶持發展規模養殖戶66戶。完成勞務輸轉9.51萬人,收7.8億元。積極搭建融資平臺,扶持金隴、綠源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有力促進了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新注冊農合組織35個,家庭農場13家,有效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出臺了《武山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獎勵扶持意見》,全縣農村承包土地流轉面積達到9.6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順利進行,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三是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堅持整流域規劃、片帶式開發、產業化配套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全縣建成優質梯田1.72萬畝。大力實施民生水利工程,新建堤防20.9公里,鴛鴦鎮包家溝和馬力鎮麥卜溝小流域治理及南部農村飲水安全續建等工程順利推進。扎實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平整河道32公里,清理廢渣棄料28萬立方米,查處非法采砂廠6家,確保了河道行洪安全暢通。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國道310線武山段改造工程完成了土地丈量及地面附著物登記和確認等前期工作,洛禮二級公路續建工程已完成90%以上的路基及構造物,賀岷國防戰備公路武山段改建項目計劃8月份開工建設。

四是科學示范點建設進展順利。扎實推進13個農業農村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樺林鄉玉米高產創建示范點種植高產示范田13600畝,建成1000畝豐產方示范田1個、200畝高產攻關方示范田1個;洛門鎮孟莊蔬菜示范點建成高標準、高規格鋼架塑料蔬菜大棚10座;馬力鎮苗豐蔬菜示范點新建塑料大棚200畝,硬化產業道路6公里,安裝太陽能殺蟲燈20套;西梁兩年三熟糧菜高效生產技術示范點種植全膜玉米10200畝,原膜二次利用10000畝,正茬地膜豆角2400畝;馬力鎮優質核桃示范點栽植優質核桃2.2萬株,面積1000畝;甘肅德隆畜牧有限公司武山羊場完成投資350萬元,新建圈舍2490平方米,飼養羊710只;通濟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肉牛養殖場完成投資3560萬元,建成牛舍3.93萬平方米,飼養肉牛1730頭;高樓八院蔬菜專業合作社建成復合型材料設施大棚300座,襯砌渠道3000多米,新增蔬菜面積800畝,航天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80畝;西北部山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資1200萬元,正在進行村級管網和入戶工程建設;山丹河漆河至賀店堤防工程完成投資2516萬元,新建堤防17.8公里;天定高速綠化通道示范點完成人工造林8000畝;漳河流域高堯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示范點襯砌灌渠1800米,搭建設施蔬菜棚30座;天定高速公路沿線新農村建設及環境綜合整治示范片新建新農宅115戶,硬化產業路7.5公里,襯砌灌渠1900米,改造村內危舊墻2200米,新建改造蔬菜大棚350座,栽植綠化樹2140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