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武山縣長馬勤學帶領縣委辦、政府辦、縣委宣傳部、縣委農工部、縣農業局、蔬菜局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武山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孟莊和周莊渭河川道設施蔬菜大棚改造現場、西梁山地旱作蔬菜綜合示范區調研指導蔬菜產業發展工作,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縣委副書記閆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汪金祥、縣政府副縣長孫德銀、縣政協副主席駱育喜一同調研。

(在武山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調研)
調研督查中,馬勤學指出,大力推進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大棚改造、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等重點項目建設,是提升蔬菜發展水平、延伸蔬菜產業鏈條、促進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加快扶貧攻堅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把蔬菜產業發展作為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圍繞促進群眾增收,大力培育蔬菜優勢產業,加大重點工作推進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全縣蔬菜生產擴規模、提品質、促銷售、增效益,切實走好產業扶貧的路子,強力推動全縣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在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調研)
馬勤學要求,一要精準施策發展蔬菜產業。縣蔬菜局、洛門鎮、山丹鄉等部門和鄉鎮要嚴格按照“一改二提三支撐”的原則,認真做好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大棚改造的政策宣傳,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蔬菜建設的積極性,切實加快設施蔬菜改造提升步伐,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和蔬菜產出率,促進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要立足蔬菜產業長遠健康發展,大力實施結構調優、科技支撐、品牌創建和市場營銷工程,切實優化蔬菜種植結構,提高蔬菜產業科技含量,提升蔬菜品質和效益,擴大武山蔬菜對外影響,實現蔬菜增效、農民增收。二要聚焦發力加快項目建設。縣蔬菜園區管委會要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切實加快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后續建設進度,不斷完善基礎和配套設施,優化園區布局和種植品種,全面提升園區建設水平。要充分發揮園區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切實加大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不斷提升蔬菜品質和市場占有率。縣商務局要強化督查,督促指導蔬菜批發市場建設單位進一步細化任務,倒排工期,全面加快項目后續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市場盡早投入使用,為方便蔬菜交易、促進蔬菜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三要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縣農業、林業、畜牧、勞務等部門和洛門、四門、城關等鄉鎮要按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宜果則果、宜畜則畜”的產業發展思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在突出抓好勞務、林果、畜牧養殖、旱作農業等特色主導產業的同時,不斷加強蔬菜試驗示范和宣傳推廣,積極引導群眾進一步優化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大力推廣西梁“全膜玉米—冬油菜(冬小麥)—豆角(菜瓜)”山地旱作蔬菜高效種植模式,進一步壯大多元富民產業體系,拓寬群眾經濟收入來源。四要統籌兼顧抓好各項工作。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圍繞推進蔬菜等重點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等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建設。加大生態治理及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要大力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尾菜處理利用技術推廣和應用,積極引導群眾及時清理回收廢舊農膜,采取田間堆肥、挖簡易坑漚肥、直接還田等方式,就地消化尾菜,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優化蔬菜生產環境,促進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渭河川道設施蔬菜大棚改造現場孟莊村調研)

(在西梁山地旱作蔬菜綜合示范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