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武山縣政協主席李曉東再次帶領部分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及縣交通部門負責人,深入灘歌鎮野峪村調研指導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對野峪村即將實施的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規劃區域進行實地調研,并同鎮、村兩級干部進行了座談。
李曉東指出,鄉鎮和村組干部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抓好精準扶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緊貼實際,繼續對各村作戰圖進行再細化、再修訂,盡快完善“四薄一冊一上墻”和“因村因戶施策6張表、5清單”等工作。要高標準推進鄉鎮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和大數據平臺建設,大力推行貧困戶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模式,為精準扶貧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李曉東強調,灘歌鎮要堅持把精準扶貧與培育富民產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特色致富產業,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引導群眾用自己的勤勞雙手改變貧困面貌,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同時,他要求廣大縣政協委員特別是經濟界的委員要積極響應縣委和縣政協的號召,積極參與委員“聚力精準扶貧、助推雙聯行動”主題活動,自覺投身到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主動與各貧困村有效對接,選擇適宜產業進行投資,幫助和帶動村莊發展,為我縣全面小康建設貢獻力量。
灘歌鎮野峪村是縣政協機關新增的聯系村,也是全縣156個貧困村之一,位于灘歌鎮西南3公里處,平均海拔1940米,全村分為陽坡、謝家屲、陰坡3個自然村,有128戶610人,其中貧困戶75戶384人。自縣政協聯系野峪村以來,李曉東多次帶領各界別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技術人員深入該村調研對接,并按縣上統一安排,選派縣政協黨組成員白吉錄和機關一名科級干部在村常駐。在充分了解村莊實情和科學規劃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委員意愿,提出了幫扶工作計劃。一是由縣政協辦出資對野峪村教學點院墻、教室進行粉刷,并更換桌椅等教學用具,進一步改善該教學點的教學環境。二是在全縣統一砂化貧困村通自然村道路的基礎上,由縣交通局提供技術指導,政協委員出資40多萬元對該村2.3公里通自然村道路進行硬化,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由漆理明、杜雙勝、周宏強等委員出資20多萬元,對村級陣地廣場進行硬化,并修建護坡一處,進一步完善村陣地功能,為村民文化娛樂提供場所。四是由農林科技界政協委員提供技術支持,規劃種植正茬架豆100畝,積極培育致富產業。同時,由縣政協辦協調提供刺槐樹苗,利用村莊撂荒的500畝山地栽植槐樹林,并聯系秦稱德委員發展訂單槐花產業,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