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特別是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以來,武山縣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六個精準”的總要求,緊盯省上“1+17”精準扶貧方案的落實,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動員全縣上下凝心聚力、聚焦發力、準確用力,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從即日起,縣精準扶貧指揮部辦公室與縣信息中心聯合推出“精準扶貧進行時”系列報道,努力營造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緊盯持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提升這一核心,按照“連片開發”、“一村一品”的產業培育模式,通過示范引領、企業帶動、組建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蔬菜、勞務、畜牧、林果、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等特色富民產業,初步形成了“蔬菜主導、多業并舉”的富民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突出抓蔬菜區域首位產業。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思路,發展以“一園一區兩帶四片”為主的蔬菜產業,形成了面積穩步擴大、質量逐步提升、銷售渠道通暢、效益不斷提高的良好態勢。在川區積極發展設施蔬菜種植,不斷推動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近兩年來,高標準建成了武山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高標準改擴建了洛門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新建改建設施蔬菜1萬多畝。今年新建鋼架大棚5000多畝。在“西梁”等半干旱山區成功推廣“菜—糧—油”兩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全縣以架豆王為主的復種蔬菜達到5.6萬畝,畝均種植收益達到4600多元。目前,全縣蔬菜種植總面積達36.5萬畝,產值近20億元,蔬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8%。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渭河川道區鋼架棚改造,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蔬菜收入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

二是著力抓好勞務產業。把勞務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鼓勵能人帶動務工,加強駐外勞務服務站和勞務基地建設,完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2014年完成勞務輸轉人員10.9萬人(次),創收15億元,今年已培訓群眾2.7萬人(次),輸轉勞務9.6萬人次,創收8.8億元。下一步,將免費對貧困勞動力開展精準培訓,對“兩后生”開展2—3年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對務工青年開展3個月左右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對在崗務工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對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的示范培訓。整合培訓資源,開展訂單、訂崗、定向、菜單式培訓,推進培訓、鑒定、輸轉一體化,到2015年底建成一個綜合性培訓平臺。提升勞務品牌,促進勞務輸轉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2017年實現新增“兩后生”和貧困村有需求的勞動力全部得到培訓,到2020年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掌握1門致富技能,實現技能提升培訓全覆蓋。

三是大力促進旱作農業發展。積極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大力發展“地膜、種子、植保、沃土、農機”五大科技增糧工程,扎實推進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加大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力度,發展以玉米、馬鈴薯、山地蔬菜等為主的旱作農業。川區和高寒二陰區以馬鈴薯、中藥材和蠶豆產業為主,淺山區以全膜玉米、復種蔬菜產業為主,落實地膜實物補貼政策,實施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工程,積極幫助貧困群眾大力發展旱作農業,2014年全縣種植全膜玉米13萬畝,優質馬鈴薯21萬畝,豆類和中藥材6.5萬畝。

四是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采取項目扶持、技術指導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村新建規模養殖場13個,發展規模養殖戶75戶,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270萬頭(只),畜牧業總產值達6.98億元。

五是大力實施林果富民工程。建成洛門新觀、咀頭尹溝、榆盤鐘樓等6個千畝優質果品示范基地,新增優質果品生產基地1.5萬畝。創新工作舉措,與海升公司在洛門牟坪建成了千畝蘋果矮化密植示范園。扶持指導洛門金川、山丹唐溝等一批優質果品基地進一步擴大規模、提升改造。下一步,年均新建標準化優質果園2萬畝,改造舊園5000畝,不斷加強果品市場體系和營銷體系建設,做大做強果品產業。

六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4年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38個,全縣累計達到337個,流轉土地12.1萬畝。籌措資金1000萬元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成立了農業產業化企業協會,協調落實支農貸款3600多萬,支持15家農業產業化企業,帶動了3000多戶農戶脫貧。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下一步,將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年規范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新增40個以上,新增家庭農場10個以上,培育專業大戶100戶以上,龍頭企業2家以上。鼓勵和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和農業設施、機械等作價入股的方式,參與或組建專業合作社,使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七是大力推進電商扶貧。依托縣電子商務中心和電子商務創業園,帶動大學生村官、農村返鄉青年、未就業大學生、農村致富帶頭人等群體參與電商扶貧,拓展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積極爭取實施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創建活動,支持“甘肅隴上農莊”等電子商務企業在農村建立電商服務體系,推動貧困村農產品進城,促進工業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今年將在全縣各鄉鎮建立服務所、有條件的村建立服務站。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服務網點,2017年實現物流、快遞服務覆蓋全部貧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