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為了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戰,袁河村在馬力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縣委辦公室等幫扶單位的全力支持下,針對基礎設施滯后、致富主導產業缺乏、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等制約瓶頸,全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能力素質提升四大工程,精準脫貧步伐明顯加快。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挪窮窩”。紅崖溝是袁河村的自然村之一,位于半山腰,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惡劣、扶貧成本高,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等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群眾。為了讓紅崖溝群眾徹底告別“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袁河村啟動實施了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在干扎九年制學校西側新建60套新農宅,為傳統的鎖子廳樣式,造型美觀,設計合理,每戶4間住房近90平米,外帶獨立小院,完全可以滿足兩代人居住,年內將完成建設任務,屆時紅崖溝群眾將實現下山挪窮窩,入川奔小康。

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改窮貌”。為了改變村莊面貌,袁河村先后實施了護村堤防、安全飲水、巷道硬化、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工程。目前,全長750米的袁河村護村堤防和全長380米的曾河自然村護村堤防已全部建成,安全飲水工程已完成主管道鋪設,年內自來水將全部入戶,完成了村內巷道硬化,田間道路、標準化衛生室正在加快建設,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全面推進,亮化工程即將啟動,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發生了徹底改變。同時,袁河村加大了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群眾的精氣神明顯提升。

實施富民產業培育工程“換窮業”。長期以來,袁河村群眾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油菜、洋芋等普通作物,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不高,培育富民產業成為袁河村精準脫貧的關鍵所在。為此,袁河村確定了“短期+中期+長期”相結合的富民產業發展思路。短期即扶持群眾發展散養雞這一類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養殖項目,快速增加群眾的現金收入。中期即通過組織群眾現場觀摩,對比算賬等辦法,引進我縣西梁旱作農業示范區“兩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示范推廣架豆等經濟作物,優化種植結構,提高土地產出效益。長期即扶持發展核桃產業,幫助群眾建設“綠色銀行”,為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當中。
實施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拔窮根”。 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加大畜禽養殖、林果栽培、農產品加工等種養技術的培訓力度,提高群眾自我發展的能力。想法設法解決好曾河自然村孩子上學難的問題,通過“雨露計劃”等項目,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未升學、未就業的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對青壯年勞動力進行各類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一門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不讓貧困代代相傳。把弱智、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勞動能力差的特殊困難群體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一個不漏地“托住”基本生活底線。同時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以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及黨員隊伍引領和保障精準扶貧各項任務高效落實,團結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通訊員:康友鴻)